[实用新型]一种布料的切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85036.0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6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屠鲁东;屠连杰;单思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果德未家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H7/00 | 分类号: | D06H7/00;D06H7/06 |
代理公司: | 宁波鼎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11 | 代理人: | 黄伟杰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布料 切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布料的切边装置,包括连接台,连接台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主框架,主框架在远离连接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台,连接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轴,主框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套,固定套的顶端内部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栓,固定套的内壁插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外壁套接有弹簧,调节杆的尾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手柄,固定套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众多的工序中,其中就包括一道切边工艺,而且是布材的两端都要进行切边处理,为了达到高效生产的目标,企业工程师需专门为此工序设计制作一套装置,以完成加工任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布料的切边装置。
背景技术
从供货商那里购买的布材原料肯定是成捆包装运输的,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后,才可以做成成品.
在众多的工序中,其中就包括一道切边工艺,而且是布材的两端都要进行切边处理,为了达到高效生产的目标,企业工程师需专门为此工序设计制作一套装置,以完成加工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布料的切边装置,达到位于布料的两端均设置有切边装置,可同时对布料进行切边加工,有利于加快生产速度,利用上割刀与下割刀的工作,对布料进行精确切割,保证切割工作顺利进行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布料的切边装置,包括连接台,连接台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主框架,主框架在远离连接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台,连接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轴,主框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套,固定套的顶端内部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栓,固定套的内壁插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外壁套接有弹簧,调节杆的尾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手柄,固定套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轴,第一从动轴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上割刀,主框架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轴,第二从动轴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下割刀,主框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铰链装置,达到位于布料的两端均设置有切边装置,可同时对布料进行切边加工,有利于加快生产速度,利用上割刀与下割刀的工作,对布料进行精确切割,保证切割工作顺利进行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环,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的外壁均螺纹连接有禁锢环,采用螺纹紧固的形式,方便对损耗的上割刀与下割刀进行替换,以此保障切割质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从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轮,第一从动轮的外壁啮合有驱动带,通过简单的传动机构带动上割刀运行,实现对布料切边。
优选的,所述第二从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的外壁与驱动带的内壁啮合,通过简单的传动机构带动下割刀运行,实现对布料切边。
优选的,所述主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的外壁与驱动带的内壁啮合,电机驱动,实现上下割刀同步运行,实现布料高速切边。
优选的,所述铰链装置包括定铰件、动铰件和翻盖,定铰件的侧壁活动连接有动铰件,动铰件的底部与翻盖的顶部活动连接,调节便捷,方便作业人员手动调控,实现切割安全防护性能。
优选的,所述定铰件、动铰件、翻盖和主框架的相对应处均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采用简单的螺纹紧固形式完成翻盖快速装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布料的切边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定铰件、动铰件和翻盖的设置,调节便捷,方便作业人员手动调控,实现切割安全防护性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位于布料的两端均设置有切边装置,可同时对布料进行切边加工,有利于加快生产速度,利用上割刀与下割刀的工作,对布料进行精确切割,保证切割工作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果德未家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果德未家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850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