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保温送餐盒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81514.0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13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应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蓝驰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11/20 | 分类号: | A45C11/20;A45C13/02;A45C13/2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石来杰 |
地址: | 321299 浙江省金华市武***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保温 送餐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保温送餐盒,解决了常规送餐盒结构简单、难以对汤类易冷菜品进行单独持续保温的问题,其主要技术方案是杯体顶部还包括塑盖与塑圈,塑圈与杯体顶部外周同轴固定,塑圈两端分别铰接有卡扣,塑盖顶部设有手柄带,手柄带两端分别设有与卡扣对应的卡槽,塑盖侧周与塑圈侧周连为一体并通过卡扣、卡槽卡紧固定,杯体内还设有第一餐盒、第二餐盒、第三餐盒与内衬盒套,第一餐盒中空卡合在杯体顶部,内衬盒套顶部侧周与第一餐盒顶部卡合固定,第三餐盒中空卡合在内衬盒套顶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餐盒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保温送餐盒。
背景技术
保温饭盒是在普通的饭盒外加设了保温外壳,有内外两层中充填泡沫塑料,再在内层镀以金属薄膜构成,从传导、辐射、对流三个方面减少热量的损失,使饭菜保持在一定的较高温度。
目前现有的餐盒提带仅仅与餐盒盖固定,用户携带时提带易脱落,且餐盒多为单一分层结构,结构优化度低,内部空间使用存在局限,难以做到对于汤类热量易流失的菜品的持续保温,而如采用外界辅热装置成本又较高,用户携带也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保温送餐盒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带不易脱落、能够对易冷菜饭进行持续保温的新型送餐保温盒。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保温送餐盒,包括杯体,所述杯体顶部还包括塑盖与塑圈,所述塑圈与杯体顶部外周同轴固定,所述塑圈两端分别铰接有卡扣,所述塑盖顶部设有手柄带,所述手柄带两端分别设有与卡扣对应的卡槽,所述塑盖侧周与塑圈侧周连为一体并通过卡扣、卡槽卡紧固定,所述杯体内还设有第一餐盒、第二餐盒、第三餐盒与内衬盒套,所述第一餐盒中空卡合在杯体顶部,所述内衬盒套顶部侧周与第一餐盒顶部卡合固定,所述第三餐盒中空卡合在内衬盒套顶部。
优选地,所述塑盖内还设有与其贴紧固定的内盖,所述内盖用以封盖杯体开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餐盒侧身内压有斜面状的斜台,所述第二餐盒顶部外周与斜台卡合固定,所述第二餐盒高度小于斜台高度,所述内衬盒套位于斜台顶部并与第二餐盒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餐盒顶部铰接有手提环,所述手提环180°转动。
优选地,所述内衬盒套底部设有环状的底台。
优选地,所述第三餐盒顶部侧周与塑圈间设有密封垫。
优选地,所述塑盖顶部中心内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手柄带通过卡扣卡槽能够将塑圈、杯体连为一体提放,手柄带不易脱落,能够三层空间放置不同菜品,餐盒取放方便,不会烫伤用户,运输送餐方便,利于市面上高效外卖送餐的配送,用户取餐体验好,对于热量易流失的菜可通过开水保温,简单有效,总体设计合理,实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等轴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图2的A向剖视图;
图中:1、杯体;2、塑盖;3、内盖;4、塑圈;5、卡扣;6、手柄带;7、卡槽;8、第一餐盒;9、第二餐盒;10、第三餐盒;11、内衬盒套;12、斜台; 13、手提环;14、底台;15、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新型保温送餐盒,包括杯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蓝驰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蓝驰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815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烧水壶支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大数据一体机的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