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振器疲劳试验可调式冷气导流罩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79655.9 | 申请日: | 2021-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38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向安波;池茂儒;曾鹏程;温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F25D13/00;F25D2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乐易联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9 | 代理人: | 张锐 |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振器 疲劳 试验 调式 冷气 导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振器疲劳试验可调式冷气导流罩,包括由铝型材拼接而成的支架、上罩体和下罩体,所述上罩体和下罩体的截面为相互配合的半圆形,上罩体和下罩体两侧均连接有固定连接板,上罩体和下罩体通过固定连接板固定拼接后构成导流罩,所述支架上可拆卸连接有数个连接支撑件,连接支撑件一侧与支架固定,顶侧与固定连接板锁紧固定,所述上罩体上还开有两个导流管连接口。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提高减振器疲劳试验中对减振器的降温效率,从而提高试验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悬挂件疲劳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器疲劳试验可调式冷气导流罩。
背景技术
目前对轨道交通减振器进行疲劳试验时,需要通过冷气机制造冷气对减振器进行降温处理,防止减振器温度过高。传统的冷气导流方式是通过导气管直接将冷风机的冷风吹向减振器外表面,这种导流方式不易调整冷气出风位置,降温效率低,且只能将冷气覆盖住减振器的部分外表面。由于降温效率低,无法遏制疲劳试验过程中减振器的温度上升,会导致试验数据不合理,最终可能造成减振器烧毁,为试验过程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振器疲劳试验可调式冷气导流罩,它能够有效提高对减振器的降温效率,保障减振器疲劳试验中的试验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振器疲劳试验可调式冷气导流罩,包括由铝型材拼接而成的支架、上罩体和下罩体,所述上罩体和下罩体的截面为相互配合的半圆形,上罩体和下罩体两侧均连接有固定连接板,上罩体和下罩体通过固定连接板固定拼接后构成导流罩,所述支架上可拆卸连接有数个连接支撑件,连接支撑件一侧与支架固定,顶侧与固定连接板锁紧固定,所述上罩体上还开有两个导流管连接口。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罩的两端面上还设有挡风环板,所述挡风环板的中心孔与减振器的外径尺寸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连接支撑件可拆卸,便于根据实际需要高度来调节连接支撑件的高度,即调节导流罩的高度,便于使减振器位于导流罩的中部;
(2)设置挡风环板,能增加冷气在导流罩内停留的时间,提高降温效率;
(3)设置的导流管接口,使冷气进入导流罩后直接导流至减振器最需降温的外环面;
(4)还可根据不同尺寸的减振器更换挡风环板,从而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提高减振器疲劳试验中对减振器的降温效率,从而提高试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罩体和下罩体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支架;2、上罩体;3、下罩体;4、固定连接板;5、连接支撑件;6、导流管连接口;7、挡风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减振器疲劳试验可调式冷气导流罩,包括八根铝型材,四根铝型材竖直设置并呈矩形分布,四根铝型材水平设置,水平设置的四根铝型材分别位于相邻两根竖直铝型材的底部,水平设置的铝型材与竖直设置的铝型材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八根铝型材拼接固定后构成支架1;
所述下罩体3为半圆形的板体,下罩体3的两侧分别设置水平的固定连接板4,固定连接板4上开有条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796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