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射器式负压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78914.6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8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培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培贝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简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8 | 代理人: | 黄伟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器 式负压 引流 装置 | ||
一种注射器式负压引流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不能够稳定的对患者进行引流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的引流筒,引流筒上端同轴设有连接管,引流筒上端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半椭圆形且不与连接管接触的夹板,引流筒上端同轴转动连接有转盖,转盖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与其对应侧的夹板接触的凸块,引流筒内同轴滑动连接有吸盘,吸盘下端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移动杆,引流筒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注射器式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外科手术后,为防止患者伤口积液,往往会为其在体内留置引流管与外界相通,在引流管的末端会连接负压装置以便于吸引积血积液以及记录其流出量,临床上应用的负压装置容量大体积大。而在引流的末期,引流液的量往往变得稀少,此时,临床护士往往应用注射器连接于引流管末端充当负压引流装置。
护士往往需要手动将针帽固定于活塞轴上,才能保证活塞轴固定不滑落以保持针筒内的负压,且最后需用胶布手动固定于患者身体上,这样极大的消耗了护士的工作时间,也十分消耗医疗器材,且其固定不牢固极易造成针帽滑落使针筒内的引流液回流入患者的伤口内,造成患者伤口感染的风险且长时间在患者身上的固定区域黏贴更换胶带会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注射器式负压引流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不能够稳定的对患者进行引流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上下轴向的引流筒,引流筒上端同轴设有连接管,引流筒上端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半椭圆形且不与连接管接触的夹板,引流筒上端同轴转动连接有转盖,转盖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与其对应侧的夹板接触的凸块,引流筒内同轴滑动连接有吸盘,吸盘下端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移动杆,引流筒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使连接管插入引流管内,转动转盖,即可对连接管和引流管的连接处进行夹紧,使魔术母贴和魔术子贴相粘合,将本装置固定在患者身体上,向下拉动移动杆,即可完成对患者的引流,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上下轴向的引流筒1,引流筒1上端同轴设有连接管2,引流筒1上端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半椭圆形且不与连接管2接触的夹板3,引流筒1上端同轴转动连接有转盖4,转盖4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与其对应侧的夹板3接触的凸块5,引流筒1内同轴滑动连接有吸盘6,吸盘6下端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移动杆7,引流筒1上设有固定座8,固定座8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9。
为了使移动杆7可上下移动,所述的移动杆7下端贯穿引流筒1且与引流筒1滑动连接。
为了对移动杆7的移动进行限位,所述的移动杆7左侧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限位槽,引流筒1左侧滑动连接有可插入限位槽内的限位杆10,限位杆10左端和引流筒1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为了对转盖4的转动进行限位,所述的转盖4内侧同轴设有棘轮11,引流筒1上设有可与棘轮11啮合的棘爪12。
为了便于解除对棘爪12的限位,所述的转盖4上同轴开设有弧形的让位槽14,棘爪12上设有上端伸出让位槽14的摇杆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培贝,未经赵培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789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儿护理引流管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茶叶拣剔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