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塑性高速钢熔炼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77739.9 | 申请日: | 2021-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6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应立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鑫诚模具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14;F27D9/00;F27D1/00;F27B14/08;F27B14/18;F27B14/20;F27B14/16;F27D27/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王超军 |
| 地址: | 3214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高速钢 熔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塑性高速钢熔炼装置,包括壳体和熔炼内胆,壳体的内部设有熔炼内胆,熔炼内胆和壳体之间设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环绕设置在熔炼内胆的外侧,冷却水管的一端设有出水口,冷却水管的一端设有进水口,进水口的一端设有冷却水箱,熔炼内胆的内测设有加热内胆,熔炼内胆的内部设有挡板,挡板为耐高温材料制成,挡板的底部设有加热丝,加热丝为环形结构,通过设有的熔炼内胆,实现了对钢材的加热,同时启动加热丝,加快温度上升的速度,从而加快熔炼的速度,当熔炼完成后,启动冷却水箱,冷水通过进水口流入冷却水管,再从出水口流出,对熔炼内胆快速降温,从而提高了熔炼内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炼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强塑性高速钢熔炼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不锈钢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不锈钢的主要特性包括焊接性、耐腐蚀性、抛光性能和耐热性能,由于不锈钢具有上述优良性能,不锈钢广泛应用在建筑、食品加工、餐饮、医疗和化工等领域,不锈钢的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熔炼装置。
目前,现有的钢熔炼装置大多还存在部分缺陷,大多都是通过加热内胆对其进行熔化,熔化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市场所需,且熔化完成,溶液取出后,熔炼内胆依然有很高的温度,要很长时间温度才能降下来,从而对熔炼内胆造成损伤,影响其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强塑性高速钢熔炼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塑性高速钢熔炼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钢熔炼装置大多还存在部分缺陷,大多都是通过加热内胆对其进行熔化,熔化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市场所需,且熔化完成,溶液取出后,熔炼内胆依然有很高的温度,要很长时间温度才能降下来,从而对熔炼内胆造成损伤,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强塑性高速钢熔炼装置,包括壳体和熔炼内胆,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熔炼内胆,所述熔炼内胆和壳体之间设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环绕设置在熔炼内胆的外侧,所述冷却水管的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贯穿壳体,所述冷却水管的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一端设有冷却水箱,所述进水口延伸至冷却水箱的内部,所述熔炼内胆的内测设有加热内胆,所述加热内胆和熔炼内胆固定连接,所述熔炼内胆的内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为耐高温材料制成,所述挡板的底部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为环形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对熔炼内胆内的钢进行熔化时,启动熔炼内胆对其进行加热,同时启动加热丝,加快温度上升的速度,从而加快熔炼的速度,当熔炼完成后,启动冷却水箱,冷水通过进水口流入冷却水管,再从出水口流出,对熔炼内胆快速降温,从而提高了熔炼内胆的使用寿命。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和熔炼内胆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熔炼内胆的一侧设有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和壳体通过穿插固定。
通过设有的保温层,实现了熔炼内胆内溶液的保温功能,及时溶液没有及时取出,也不会快速凝固,通过设有的第一出料管,实现了溶液的导出,提高了便捷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熔炼内胆不具备保温功能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料管的一侧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一出料管通过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出料管的对侧设有第二出料管。
通过设有的第一控制阀,实现了第一出料管的控制功能,通过设有的第二出料管,加快了出料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料较慢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出料管的一侧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和壳体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设有的第二控制阀,实现了第二出料管的控制功能,从而控制出料的速度,通过设有的顶板,实现了熔炼内胆的密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料速度不可控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鑫诚模具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鑫诚模具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777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