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穿刺训练的股动脉模型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75854.2 | 申请日: | 2021-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17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东;席斯祺;周萌萌;王昊;赵亮;张颖;甘田;夏厦;林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临韵智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穿刺 训练 动脉 模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穿刺训练的股动脉模型:仿真肌肉、骨骼外部包裹有仿真皮肤,股动脉分为左右两根、各设置于仿真肌肉内;控制箱内部通过隔板设置有空腔和水槽,控制箱盖内侧上设置有工控板,控制箱的水槽内设置有水泵、温度传感器及加热棒,进水管一端设置于水槽内并与水泵的出口端相连,进水管远离水槽一端通过三通与动脉大血管的进口端相连,回水管一端设置于水槽的顶端,回水管远离水槽一端通过三通与动脉大血管的出口端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符合人体腹股沟股动脉局部解剖学,且仿真皮肤触感和肌肉弹性都与人体非常相近,可用于股动脉穿刺训练,控制箱形成的动脉循环可仿真人体血管搏动频率、幅度和人体正常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穿刺训练的股动脉模型。
背景技术
股动脉穿刺是医学临床常用操作技术。通过股动脉穿刺,可采集动脉血或置入导管进行相关介入手术操作。由于股动脉本身压力大、损伤后不易止血,操作风险大,实际中医学生获得练习操作机会很少,因而有必要构建相应仿真模型、供医生及医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现有技术股血管部位模型只做出了静态模型,没有加入血液动态流动、动脉跳动等功能,不能逼真模拟活体状态。而真实医疗环境中、以摸到股动脉搏动为操作重要参考,因而现有静态模型无法提供有效的训练信息。且现有血液循环模型,只能实现血液循环和简单控制血液流动,无法准确模拟血液的跳动频率、心脏舒张程度、血压等指标,也不能实现动态控制、监测和显示,模式单一、难以模拟临床上不同疾病状态的血管状态变化。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穿刺训练的股动脉模型,模型包括了仿真人体股部位的皮肤、骨骼、肌肉和动脉,符合人体股动脉穿刺部位——腹股沟局部解剖学,且仿真皮肤触感和肌肉弹性都与人体非常相近,因此可用于股动脉穿刺的调试和训练,动脉循环可仿真人体心脏跳动频率、幅度和温度,并可以通过人机界面实时控制和监测血压、温度和跳动频率等指标的变化,可显示心率曲线,仿真度大大提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穿刺训练的股动脉模型,包括股动脉模型管模型及血液循环模块;
所述股动脉模型管模型包括仿真皮肤、动脉大血管、仿真人体骨骼及仿真肌肉,所述仿真肌肉外部包裹有仿真皮肤,所述仿真肌肉内部开设有骨骼腔,所述仿真人体骨骼设置于仿真肌肉内部所设的骨骼腔内,所述仿真肌肉内部贯穿还开设有两个通道,所述动脉大血管有两根且各设置于一个通道内;
所述血液循环模块包括控制箱、工控板、水泵、进水管及回水管,所述控制箱内部通过隔板设置有空腔和水槽,所述控制箱位于空腔处设置有控制箱盖,所述控制箱位于水槽处设置有水箱盖,所述控制箱盖内侧上设置有工控板,所述控制箱的空腔内设置有单片机及电源模块,所述控制箱的水槽内设置有水泵、温度传感器及加热棒,所述进水管一端设置于水槽内并与水泵的出口端相连,所述进水管还与第一压力变送器相连,所述进水管远离水槽一端通过三通与动脉大血管的进口端相连,所述回水管一端设置于水槽的顶端,所述回水管还与第二压力变送器相连,所述回水管远离水槽一端通过三通与动脉大血管的出口端相连。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穿刺训练的股动脉模型,其中,所述工控板与显示屏相连,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控制箱盖,所述工控板还与单片机、水泵、加热棒、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变送器及第二压力变送器相连,实现水泵、加热棒的控制已经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变送器及第二压力变送器数据的获取。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穿刺训练的股动脉模型,其中,所述水泵的进口端设置有单向阀,避免发生回水的情况。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穿刺训练的股动脉模型,其中,所述控制箱顶端且位于水槽处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进水管穿过其中一个通孔与水泵相连,所述回水管设置于另一个通孔,用于进水管和回水管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临韵智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临韵智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758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林业苗木用移栽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板状绿色建材生产用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