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除尘入口蜂窝旋流均布器及电除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71937.4 | 申请日: | 2021-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9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束云峰;李杰;陈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鑫华能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C3/34 | 分类号: | B03C3/34;B03C3/017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俊范 |
| 地址: | 215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入口 蜂窝 旋流均布器 电除尘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除尘入口蜂窝旋流均布器,包括设置于电除尘器的入口渐扩喇叭口内的一块蜂窝旋流屏和至少一块均流板,所述蜂窝旋流屏以及所述均流板的边沿均与所述入口渐扩喇叭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蜂窝旋流屏包括若干紧密拼接的蜂窝旋流器,所述蜂窝旋流器包括截面呈六边形的棱柱壳体和若干旋流叶片,相邻的所述旋流叶片间构成倾斜于所述棱柱壳体截面的流道,所述均流板位于所述蜂窝旋流屏的气流下游一侧,所述均流板表面设有若干通孔。本实用新型能提高电除尘内气流均匀性,提高除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流均布器及电除尘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除尘入口蜂窝旋流均布器及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电除尘器除在工作过程中,气流由引风机吸引进入电除尘器内部电场,由集尘板集成后流向出口。在该过程中,气流通常难以均匀地与流过电场各处,造成了两方面问题,一是无法充分利用整个流通截面进行集尘,造成部分位置集灰少而部分位置集灰多的问题。为了对各处气流的进行充分除尘,需要针对不同流通区域设计不同密度的阴极、阳极装置,这使得结构复杂度增大,不利于维护。为了解决该问题,公告号为CN208275600U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除尘器的气流进口均流装置,包括设置于电除尘器的入口渐扩喇叭口内沿气流流动方向间隔的不少于两块的均流板,所述均流板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均流板的开孔率沿所述气流流动方向递减。该电除尘器的气流进口均流装置能提高气流流动均匀性。该装置通常需要布置较多块的均流板才能达到理想的均流效果,但是过多地设置均流板对气流阻碍作用较大,影响电除尘的工作流量,如进一步地提高流速则会影响电场除尘效率,难以达到满意的除尘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除尘入口蜂窝旋流均布器,解决电除尘器内部气流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该气流进口均流装置的电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除尘入口蜂窝旋流均布器,包括设置于电除尘器的入口渐扩喇叭口内的一块蜂窝旋流屏和至少一块均流板,所述蜂窝旋流屏以及所述均流板的边沿均与所述入口渐扩喇叭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蜂窝旋流屏包括若干紧密拼接的蜂窝旋流器,所述蜂窝旋流器包括截面呈六边形的棱柱壳体和若干旋流叶片,相邻的所述旋流叶片间构成倾斜于所述棱柱壳体截面的流道,所述均流板位于所述蜂窝旋流屏的气流下游一侧,所述均流板表面设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旋流屏形成中心向气流下游方向凸出的拱形面,所述蜂窝旋流屏上各蜂窝旋流器与竖直平面的最大夹角为5°~15°。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旋流器的截面外接圆直径为400mm~3000mm,所述棱柱壳体的棱柱高度为40mm~150mm。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旋流屏与所述均流板的间距为400mm~1200mm。
进一步地,所述均流板的开孔率为45%~70%。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均流板中气流流经的前一均流板的开孔率大于后一均流板的开孔率。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均流板中气流流经的前一均流板的通孔孔径大于后一均流板的通孔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均流板设有两块,气流流经的前一均流板的开孔率为60%~70%,气流流经的前一均流板的开孔率为45%~55%。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圆孔。
一种电除尘器,包括上述电除尘入口蜂窝旋流均布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鑫华能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鑫华能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719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报警主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板框脱水机非进入式的除臭密封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