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症科用人工呼吸抢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70989.X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3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洪涛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症 用人 呼吸 抢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症科用人工呼吸抢救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呼吸器技术领域,包括保护罩和气囊,所述气囊的顶部安装有导管,且气囊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安装有储气袋和氧气管;所述导管的一端安装有面罩,所述面罩上靠近导管的端口位置处开设有进气口,所述面罩的后表面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球体,所述第二球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球体,所述保护罩的内壁安装有阻尼转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面罩上安装的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有利于将氧气输入病人口中,有利于帮助病人打开气道,通过在保护罩内安装支撑座,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医护人员快速完成准备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呼吸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症科用人工呼吸抢救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呼吸器是抢救危重病人不可缺少的设备,它是用机械的方法维持和辅助病人呼吸的一种装置,人工呼吸器通常是由面罩、球体、氧气管和储气袋组成,在进行抢救病人的时候,需要将氧气管插入外部的供养设备,但是现有的人工呼吸器在使用时仍存在不足之处,面罩用于罩在病人口部后,病人的嘴部处于闭合情况下,面罩内易起雾,向病人体内输氧效率低,且不便于携带氧气罐,进行输氧过程中,氧气罐不便于稳定摆放。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急症科用人工呼吸抢救装置,为了解决面罩内易起雾的问题,采用球体结构,达到提高向病人体内供氧的效果,为了解决氧气罐不便于稳定摆放的问题,采用支撑座结构,达到便于携带和稳定摆放氧气罐的目的。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急症科用人工呼吸抢救装置,包括保护罩和气囊,所述气囊的顶部安装有导管,且气囊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安装有储气袋和氧气管;
所述导管的一端安装有面罩,所述面罩上靠近导管的端口位置处开设有进气口,所述面罩的后表面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球体,所述第二球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球体。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的内壁安装有阻尼转轴,且阻尼转轴上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一端安装有支撑座,另一端安装有握把;
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安装有磁块,且磁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的内部放置有氧气罐,所述保护罩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内部安装有垫板。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的前表面安装有门板,且门板的表面安装有把手,所述保护罩的顶部安装有拉把。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的一侧壁安装有磁片板,所述门板的外壁一侧安装有铁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的表面均开设有通孔,且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的直径相同。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面罩上安装的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抢救病人时,将第一球体放入病人口中,用第一球体支撑病人的口部,有利于将氧气输入病人口中,有利于帮助病人打开气道,提高病人呼吸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保护罩内安装支撑座,支撑座可在保护罩内部转动,在进行急诊抢救过程中,通过拉动握把转动支撑座,有利于通过支撑座带动氧气罐转动至与地面垂直的状态,支撑座支撑氧气罐,便于医生将氧气管插接在氧气罐上,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医护人员快速完成准备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面罩的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洪涛,未经王洪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709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燃烧试验机
- 下一篇:一种监控屏幕安装用限定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