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排屑的打孔钻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68454.9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31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束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亚达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C3/00 | 分类号: | B27C3/00;B27G3/00;B28D1/14;B28D7/00 |
代理公司: | 镇江信众合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7 | 代理人: | 杨宇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打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排屑的打孔钻,其包括钻筒本体,钻筒本体一端具有安装端部;环设焊接于钻筒本体另一端的金刚石刀头部;焊接于安装端部中央的钻杆部,且安装端部具有位于钻杆部四周的安装通孔;穿设于安装通孔的调节栓;固定于调节栓且位于钻筒本体内的联接板,联接板与调节栓之间套设弹簧;通过螺纹杆螺纹固定于联接板的下凹弧板,下凹弧板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钻筒本体内安装调节栓,并弹簧连接下凹弧板,在打孔过程中,受到排屑挤压后可以自动复位,实现残屑的排除,提高排屑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孔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排屑的打孔钻。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的打孔钻,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基建领域、装饰工程、产品加工等,尤其包括木板打开,玻璃打孔、陶瓷打孔、硬质材料打孔等,而传统的打孔钻由于其磨头壁较厚,在进行打孔操作时,速度较慢,不仅工作效率低,还浪费了能源,与高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不相适应,而具体存在的缺点或者不足也不仅仅局限于其磨头的壁厚,还包括如下的原因:即现有打孔钻的磨头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磨削时不能及时排出屑末,在所打的孔中反复研磨,不仅导致堵塞、吃紧,严重时还会造成卡死的现象,因而降低了打孔的效率,更重要的是浪费了电能及使用寿命短。因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现有打孔钻的结构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与革新,尤其需要一种能够自动提高排屑能力的筒体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高效排屑的打孔钻,用于避免以往打孔钻容易堵塞,排屑性能较差的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排屑的打孔钻,其包括钻筒本体,钻筒本体一端具有安装端部;
环设焊接于钻筒本体另一端的金刚石刀头部;
焊接于安装端部中央的钻杆部,且安装端部具有位于钻杆部四周的安装通孔;
穿设于安装通孔的调节栓;
固定于调节栓且位于钻筒本体内的联接板,联接板与调节栓之间套设弹簧;
通过螺纹杆螺纹固定于联接板的下凹弧板,下凹弧板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钻筒本体侧面具有倾斜设置的条形排屑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调节栓与钻筒本体之间设置轴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下凹护板的直径至少为钻筒本体的直径的2/3。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弹簧两端套设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钻筒本体内安装调节栓,并弹簧连接下凹弧板,在打孔过程中,受到排屑挤压后可以自动复位,实现残屑的排除,提高排屑效率。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效排屑的打孔钻示意图。
附图标记
钻筒本体10,金刚石刀头部20,钻杆部30,调节栓40,联接板50,弹簧60,螺纹杆70,下凹弧板80,条形排屑孔9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亚达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亚达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684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锚固节点结构
- 下一篇:一种装修用低噪音钻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