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直装置及电缆安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66863.5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33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汤毅;潘健;乔培华;许光明;沈慧华;袁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B21F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直 装置 电缆 安装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直装置及电缆安装系统。拉直装置包括框架、传输轴、第一固定件以及固定滚轴,框架具有空腔,传输轴设于空腔内,又第一固定件设于框架上,第一固定件与传输轴平行设置,第一固定件设有通孔,固定滚轴设于通孔内,固定滚轴的中心轴线与传输轴的中心轴线垂直,固定滚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固定滚轴平行设置,电缆设在相邻的固定滚轴之间,从而电缆在敷设过程,可以固定于相邻的固定滚轴之间,进而在电缆拖动过程中可以使得电缆水平拉直,通过固定滚轴进行固定,固定滚轴和传输轴相配合,保证电缆整个拖动过程中保持水平拉直状态,此外,固定滚轴的数量为多个,从而可以同时敷设多根电缆,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拉直装置及电缆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氧化镁电缆(以下可简称为“电缆”)由于其防火、防爆、耐高温、不燃烧,且外径小、载流量大、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在高层建筑、机场、码头、地下、化工厂、核电站及矿井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此外,国内对于在建建筑的空间利用率逐步升高,从而导致在建设过程中,氧化镁电缆的敷设由于安装空间狭窄而增加了施工难度。目前,氧化镁电缆的敷设方法是当盘状氧化镁电缆进入施工现场后,采用榔头敲击直接将电缆逐根拉直后绑定在桥架上,从而费工费力,且施工效率低下。由于这样的施工方法很难将电缆拉至成统一的直线,故浪费了电缆材料,同时影响了电缆布局的美观性。另外,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用力不当而造成的电缆铜套破损,从而增加电缆的受潮的可能性,直接影响电缆的使用,此外,传统的施工方法还具有敷设效率低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施工效率和拉直电缆的问题,提供一种拉直装置及电缆安装系统。
一种拉直装置,用于电缆,所述拉直装置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具有空腔;
传输轴,所述传输轴设于所述空腔内;
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所述框架上,且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传输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通孔;以及
固定滚轴,所述固定滚轴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固定滚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传输轴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固定滚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滚轴平行设置,电缆设在相邻的所述固定滚轴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传输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相邻的所述传输轴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的距离为18-35厘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端部与所述框架的对应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3-7厘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设于所述框架的转角处,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与楼层顶板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楼层顶板之间的距离和所述框架的厚度之和小于等于10厘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轴和所述固定滚轴的外壁均设有第一垫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内壁设有第二垫层。
一种电缆安装系统,包括多个上述拉直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拉直装置之间的距离为10-2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668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机的传送带调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