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66090.0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93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42 | 分类号: | F16D65/42;F16H57/029;F16H57/039;F16H57/03;F16H57/021;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郭斌斌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间隙 手动 调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属于调整臂技术领域。它解决了载荷能力不足、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它包括设有蜗轮孔与蜗杆套孔的壳体,蜗轮孔内设有蜗轮,蜗杆套孔内设有与蜗轮相啮合的蜗杆套,壳体两侧分别固定有盖板,蜗轮两端面分别设有环形槽,两环形槽内均设有密封圈,两密封圈均部分凸出于环形槽外并与对应盖板相抵靠形成密封,两盖板与壳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垫,蜗杆套孔的两侧孔壁与顶部孔壁之间呈圆弧过渡,壳体两侧与蜗杆套孔的两侧孔壁之间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台阶且每个台阶中的两个面之间均呈内凹圆弧过渡,蜗杆套及蜗轮外侧齿的模数均为3~3.2。它具有载荷能力足、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调整臂技术领域,涉及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间隙是指制动鼓与制动蹄摩擦衬片之间必须保持的间隙,在长时间的摩擦中摩擦衬片会磨损而导致制动间隙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在制动机构设置一个可调整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制动间隙的调整臂。目前,调整臂分为自动调整臂和手动调整臂,手动调整臂一般包括壳体以及均设置于壳体内的蜗轮、蜗杆套及蜗杆轴,蜗杆套外侧的齿与蜗轮外侧的齿相啮合,蜗杆轴穿过蜗杆套且两者相固定在一起,壳体两侧分别连接有将蜗轮及蜗杆套定位在壳体内的盖板且盖板同时起到防漏油防尘作用,壳体内于蜗杆轴的一端位置处设有能驱动蜗杆轴转动的手动调节机构,通过对手动调节机构进行操作能使蜗杆轴通过蜗杆套带动蜗轮转动,从而实现对制动间隙的调节,例如专利申请号为 200720093455.8所公开的梅花套式制动间隙调整臂。
调整臂被广泛地使用在卡车上,卡车按照载重能力有分为轻型卡车、中型卡车及重型卡车等,并且重量的不同导致壳体以及各部件所受到的应力也不同。以轻型卡车或中型卡车为例,由于制动力比较小,因此现有设计标准中调整臂的壳体、蜗轮及蜗杆套的本身强度均已能够满足实际载荷使用,同时仅利用盖板固定在壳体上已能满足所需的防漏油防尘作用。然而,对于重型卡车来说,其制动力要远远大于轻型卡车,导致作用在蜗轮、蜗杆套及壳体上的应力都大大地增加,实际所能负载的载荷超出了设计载荷,因此现有设计标准调整臂中无论是壳体、蜗轮还是蜗杆套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损坏,导致其使用寿命变得很短。而且,在壳体出现变形时,盖板与壳体之间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缝隙而导致出现漏油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解决了载荷能力不足、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包括设有蜗轮孔与蜗杆套孔的壳体,所述的蜗杆套孔下部与蜗轮孔上部相重合且两者的两端孔口均沿同方向贯穿壳体,蜗轮孔内设有蜗轮,蜗杆套孔内设有与蜗轮相啮合的蜗杆套,壳体两侧分别固定有将蜗轮及蜗杆套定位在壳体内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轮两端面分别设有与蜗轮中心孔同心设置的环形槽,两环形槽内均设有密封圈,两密封圈均部分凸出于环形槽外并与对应盖板相抵靠形成密封,两盖板与壳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垫,两密封垫上均设有让位口,让位口的形状与蜗杆套孔及蜗轮孔的形状相配合,蜗杆套孔的两侧孔壁与顶部孔壁之间呈圆弧过渡,壳体两侧与蜗杆套孔的两侧孔壁之间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台阶且每个台阶中的两个面之间均呈内凹圆弧过渡,蜗杆套及蜗轮外侧齿的模数均为3~3.2。
将蜗杆套及蜗轮外侧齿的模数从2.5均增加到3~3.2,能够使蜗轮外侧齿的齿根圆弧以及蜗杆套外侧齿的齿根圆弧同时增大,这样齿厚便会增大,能够减小应力,提高使用强度以满足重载荷使用工况。同时,在蜗轮两端面与两盖板之间设置密封圈以及在两盖板与壳体之间设置密封垫圈,能够在壳体于重载荷工况中出现变形时保证壳体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性能,防止出现漏油而造成安全隐患。将蜗杆套孔的两侧孔壁与顶部孔壁之间呈圆弧过渡,以及在壳体两侧与蜗杆套孔的两侧孔壁之间的连接处分别设置台阶且使每个台阶中的两个面之间均呈内凹圆弧过渡,这样则能够改善应力集中,避免应力过大而导致蜗杆套孔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处以及蜗杆套孔内部孔壁之间的连接处在长时间使用后裂开,提高了壳体的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660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气效果好的婴儿拉拉裤
- 下一篇: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单体生产用便捷投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