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却系统膨胀罐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64459.4 | 申请日: | 2021-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01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金盼盼;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F01P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系统 膨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系统膨胀罐,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式冷却膨胀罐。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密封盖,所述的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对接形成圆球状罐体结构,所述上壳体上端装配有密封盖,所述上壳体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装配有第一除气管和第二除气管,其中,所述第一除气管与所述第二除气管分别装配有卡箍,所述下壳体外侧底部设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膨胀罐抗压能力并且可以有效、快速地气液分离,提高冷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膨胀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式冷却膨胀罐。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上为了更好的控制水温,保证发动机在最佳水温下工作,提高冷却系统的除气能力已经成为一项冷却系统开发中的重要工作。
为提高冷却系统的除气能力,采用气液分离迷宫的膨胀罐是必然的开发趋势,这种的圆形膨胀罐可以进行气液分离,减少流水声和气蚀对发动机的损失。
然而,现有的膨胀罐,抵抗压力的能力较一般,并且冷却系统效率较低,需要研发一种冷却系统的膨胀罐,既能快速高效地进行冷却,又具有足够的抵抗压力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系统膨胀罐,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膨胀罐抗压能力差,冷却时间较长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式冷却膨胀罐。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密封盖,所述的上壳与所述下壳体对接形成圆球状罐体结构,所述上壳体上端装配有密封盖,所述上壳体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装配有第一除气管和第二除气管,其中,所述第一除气管与所述第二除气管分别装配有卡箍,所述下壳体外侧底部设有出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装配于所述上壳体外侧中央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除气管和第二除气管分别装配于所述上壳体左右两侧,位置上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除气管和第二除气管内部为柱形空心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卡箍和卡箍结构适配于卡箍钳。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位于第一除气管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系统膨胀罐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膨胀罐抗压能力并且可以有效、快速地气液分离,提高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膨胀罐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壳体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壳体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用新型上壳体外侧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上壳体101;下壳体102;密封盖103;
第一除气管1011;第二除气管1012;第一卡箍1013;第二卡箍1014;出水管10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644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