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注塑及检测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63831.X | 申请日: | 2021-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03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候康;韩乔;王利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精爪机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17;B29C45/42;B29C45/76;B29K705/1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3 | 代理人: | 李凤娇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注塑 检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注塑及检测设备,包括按加工工序依次并列设置的注塑机构,以及沿加工工序方向依次设置在注塑机构前侧端的上料工装、中转机构及下料工装,还包括依次对应注塑机构设置的用于实现物料转移的机械手组件、设置在下料工装末端的视觉检测机构;所述中转机构侧边还对应设置有二次上料工装;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多台注塑机联动,串联注塑生产的各个工序,可实现从供料到最后出成品的全过程自动化,人工只需固定时间为设备添加材料,设备的诞生取代人工,实现高度的自动化,释放劳动力,减轻员工负荷,消减企业成本;同时设备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高速、高准确性、高连续性的设备保证了产品的产能和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生产用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注塑及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我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已逐渐淡化;在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复存在的背景下,工业自动化将成为保证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推手,如今自动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
注塑生产以及配套的装配等工作一直占据着社会大量劳动力,不仅效率低、成本高、人员工作稳定性差,成品的品质和一致性更是得不到保证,所以注塑周边的自动化设备对于提升工厂的效率以及产品的品质起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也研制了一种自动注塑及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检索,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注塑及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塑生产以及配套的装配等工作一直占据着社会大量劳动力,不仅效率低、成本高、人员工作稳定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注塑及检测设备,包括按加工工序依次并列设置的注塑机构,以及沿加工工序方向依次设置在注塑机构前侧端的上料工装、中转机构及下料工装,还包括依次对应注塑机构设置的用于实现物料转移的机械手组件、设置在下料工装末端的视觉检测机构;所述中转机构侧边还对应设置有二次上料工装。
优选的,所述注塑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注塑机A、注塑机B及注塑机C;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依次对应设置在注塑机构前端的三轴机械手A、三轴机械手B及三轴机械手C;所述中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注塑机A与注塑机B之间的第一中转台、设置在注塑机B与注塑机C之间的第二中转台;所述二次上料工装设置在第一中转台侧边;所述上料工装设置在注塑机A前端侧边偏离第一中转台的一侧,所述下料工装初始端对应设置在注塑机C前侧;所述三轴机械手A的运动路径经过上料工装、注塑机A及第一中转台上方;所述三轴机械手B的运动路径经过第一中转台、注塑机B及第二中转台上方;所述三轴机械手C的运动路径经过第二中转台、注塑机C及下料工装的初始端上方。
优选的,所述注塑机A内通过三轴机械手A埋入上料工装内取出的镶件,并注塑形成半成品A;所述注塑机B内通过三轴机械手B埋入半成品A及二次上料工装内取出的铁条,并注塑形成半成品B;所述注塑机C内通过三轴机械手C埋入半成品B,并注塑形成成品。
优选的,所述上料工装、第一中转台及第二中转台上方分别设置仿形板A、仿形板B及仿形板C,并同时设置有分别驱动其沿加工工序方向运动的移栽模组;所述仿形板A上用于放置镶件,所述仿形板B上用于放置半成品A及铁条的组合,所述仿形板C用于放置半成品B;所述第一中转台上端还设置有实现半成品A翻转的旋转机构,侧边的二次上料工装包括铁条供料组件、以及将铁条依次转移至仿形板B上的四轴机器人。
优选的,所述三轴机械手A端部具有夹取镶件的气缸夹爪A及夹取半成品A的气缸夹爪B,所述三轴机械手B端部具有夹取半成品A的气缸夹爪B、夹取铁条的气缸夹爪C、以及夹取半成品B的气缸夹爪D;所述三轴机械手C端部具有夹取半成品B的气缸夹爪D及夹取成品的气缸夹爪E;所述四轴机器人端部具有夹取铁条的气缸夹爪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精爪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精爪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638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币封包设备
- 下一篇:用于输送装置的双线传输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