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池塘底部微孔增氧气管的配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62290.9 | 申请日: | 2021-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9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黎慧;杨泽禹;万夕和;王李宝;史文军;沈辉;方圆;乔毅;成婕;蒋葛;姜琦;胡润濠;赵然;于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池塘 底部 微孔 氧气管 配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池塘底部微孔增氧气管的配重装置,该装置由长方体混凝土块上设置2个侧孔和1个中心孔制成,所述侧孔和中心孔均为圆柱形结构。水产养殖使用微孔增氧设备时,微孔增氧气管会因为充气后浮力增大而上浮,人们常通过设置固定器等方式来避免,但存在使用寿命不长、破坏水池结构、不利于操作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出池塘底部微孔增氧气管配重装置,成本低廉,拆装方便,可以适用于任何地形的池塘,方便了微孔增氧气管的铺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池塘底部微孔增氧气管的配重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微孔增氧设备时,需在池塘底部铺设并固定微孔增氧管,防止充气后微孔增氧管浮力变大,浮出水面影响微孔增氧设备的使用。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人们常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固定微孔增氧管:一是在土池中将铁丝弯折成“U”型插入底泥以固定,但此方法铁丝寿命不长久,且不适用于水泥池和布有底膜的池塘;二是在水泥池底部先打孔固定PVC管卡箍,以此卡住微孔增样管,但这种方法尽适用于小面积的水泥池,且在钻孔时易造成水泥池渗漏,并且不利于水泥池清池;三是用气石增氧代替底部微孔增氧,这种方法铺设管道较费力,管道易老化,且增加了水面以上气管数量,不利于水面上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出池塘底部微孔增氧气管配重装置,成本低廉,可以适用于任何地形的池塘,方便了微孔增氧气管的铺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①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长方体混凝土块上设置2个侧孔(1)和1个中心孔(2)制成。
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2)贯穿长方体混凝土块长轴,2个侧孔(1)相互平行且贯穿长方体混凝土块短轴,与中心孔(2)垂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利用本装置进行微孔增氧气管配重的使用方法:
①微孔增氧的主气管(3)穿过配重装置中心孔(2)加以配重,根据气管长度串联适当数量的配重装置,确保主气管不上浮即可。
②支气管(4)的一端与主气管(3)相连,另一端与圆管(5)相连,圆管(5)同时穿过两个侧孔(1)。圆管(5)上设置出气孔。
③使用时可在主气管(3)通过支气管(4)按需要连接任意数量的圆管(5),每个圆管(5)穿在一个配重装置中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池塘地形串联任意数量的圆管,并排列成任意性状,拆装方便。
2.本实用新型采用混凝土浇筑制成,制作简便,成本低廉,且可以大批量生产。
3.本实用新型不会破坏池塘塑料地膜或者水泥池底结构。
4.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出气管离底一定距离,避免了土池中淤泥堵塞气孔。
附图说明
图例中各标号表示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图1-微孔增氧气管的配重装置结构图;
图2-四个微孔增氧气管的配重装置连接示意图。
1- 侧孔
2- 中心孔
3- 主气管
4- 支气管
5- 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解释,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组装时让微孔增氧的主气管从中心孔中穿过,再让有气孔的圆管从两个侧孔中穿过,经过配重后的主气管和圆管可以通过支气管进行连接,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串联的形状。使用时,打开微孔增氧机即可使用,且气管不会因为充气二上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622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芯防爆阀
- 下一篇:升降式换向位智能调节轨道搬运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