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管路用耐腐蚀阀门铸件的加工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62010.4 | 申请日: | 2021-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71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来;陈玉明;陈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泓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B24B41/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蔡鼎 |
| 地址: | 3214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管路 腐蚀 阀门 铸件 加工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管路用耐腐蚀阀门铸件的加工设备,包括底板,底板两侧设置有支撑柱,顶板放置液压气缸,伸缩柱的内部套接有打磨机构,支撑柱的外侧设置有耐腐蚀材料箱,管道喷头穿过支撑柱的内部;减震柱的顶端与夹持机构的底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业管路用耐腐蚀阀门铸件的加工设备,通过内部电机控制弹簧管的伸缩,从而控制第二延伸杆的长度,可根据阀门的大小,调整好两侧夹具的位置,用于固定阀门,防止因阀门跑偏造成打磨失误,完成更为精细化的打磨,保证加工阀门的质量;零件加工好以后启动管道喷头,两端管道喷头喷涂完成以后开闭开关;在同一设备完成两项工作,简化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铸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管路用耐腐蚀阀门铸件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耐腐蚀阀门是管路流体输送系统中控制部件,是用来改变通路断面和介质流动方向,具有导流、截止、调节、节流、止回、分流或溢流卸压等功能;耐腐蚀阀门是用于流体控制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品种和规格繁多,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现有的耐腐蚀阀门铸件在进行加工时,需要采用夹持装置对其进行夹紧固定,但是现有的夹持装置对于一些耐腐蚀阀门铸件的装夹不够稳定,产生松动导致在加工时精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管路用耐腐蚀阀门铸件的加工设备,可保证耐腐蚀阀门铸件夹持的稳固,并保证打磨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管路用耐腐蚀阀门铸件的加工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表面两侧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与顶板连接,顶板的表面放置有液压气缸,支撑柱的底部与伸缩柱的顶部连接,伸缩柱的内部套接有打磨机构,支撑柱的外侧设置有耐腐蚀材料箱,底板表面中部设置有减震柱,减震柱的顶端与夹持机构的底端连接;所述伸缩柱包括主杆和子杆,主杆的顶端与支撑柱的底端相连接,子杆的顶端套接在主杆内部活动连接,子杆的内部套接有打磨机构;所述耐腐蚀材料箱包括储存箱、进料口和管道喷头,进料口安装在储存箱的顶部,管道喷头安装在储存箱侧面;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电机、第一延伸杆、第二延伸杆、夹具、支撑板、固定块和弹簧管,固定块安装在支撑板的两侧,电机放置在固定块的内部,固定块的一侧与第一延伸杆连接,弹簧管放置在第一延伸杆内部与电机连接,第二延伸杆套接在第一延伸杆内部与弹簧管连接,夹具安装在第二延伸杆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耐腐蚀材料箱的管道喷头穿过支撑柱的内部,并且表面设置有开关。
优选的,所述减震柱的表面缠绕有弹簧,是可进行上下弯折的弹性管。
优选的,所述打磨机构的打磨头凸出于子杆的底部,并且打磨机构的表面设置有旋转螺纹。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的设备均对称安装在支撑板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耐腐蚀材料箱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分布在支撑柱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业管路用耐腐蚀阀门铸件的加工设备,由于打磨机构的速度较快,人工手持易出事故,所以在打磨机构的正下方设置有夹持机构;在夹持机构的两侧设置有夹具,夹具连接有第二延伸杆,第二延伸杆套接在第一延伸杆内部与弹簧管连接,通过内部电机控制弹簧管的伸缩,从而控制第二延伸杆的长度;用户可根据阀门的大小,调整好两侧夹具的位置,用于固定阀门,防止因阀门跑偏造成打磨失误;完成更为精细化的打磨,保证加工阀门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耐腐蚀材料箱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连接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打磨机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泓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泓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620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