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集尘处理的光口自适应光纤收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60195.5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9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唐丽;刘科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皓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40 | 分类号: | H04B10/40;B08B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盛世金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6 | 代理人: | 宋萍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集尘 处理 自适应 光纤 收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收发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集尘处理的光口自适应光纤收发器,包括外壳、顶板和底框,设置在外壳内的光纤收发器本体,所述顶板固定在外壳的顶端,所述底框连接在外壳的底端,所述底框呈“U”形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落灰通道两侧挡板之间间隙的上方处设置有清灰杆,在清灰杆上设置有刷毛,清灰杆带动刷毛在落灰通道中的上下移动,来对清灰通道内两侧挡板上堆积的灰尘进行清理,同时清灰扇在外壳内转动,起到散热的作用,清灰扇在转杆的带动下转动时,通过转盘上挤压条对移动杆的挤压,以及滑块滑动后带动弹簧的形变,带动移动杆在外壳内的来回移动,并且透过曲杆,带动升降杆上清灰杆的上下移动,实现自动清灰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收发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集尘处理的光口自适应光纤收发器。
背景技术
光纤收发器,是一种将短距离的双绞线电信号和长距离的光信号进行互换的以太网传输媒体转换单元,在很多地方也被称之为光电转换器,产品一般应用在以太网电缆无法覆盖、必须使用光纤来延长传输距离的实际网络环境中,且通常定位于宽带城域网的接入层应用,如:监控安全工程的高清视频图像传输,同时在帮助把光纤最后一公里线路连接到城域网和更外层的网络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便于集尘的光口自适应光纤收发器,在光纤收发器本体的外壳两侧侧板设置格栅式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散热的同时,利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留有的间隙,形成落灰通道使得空气中的灰尘通过落灰通道进入到清灰层,再定期的对清灰层进行清理;
现有技术中的光纤收发器,空气中的灰尘容易堆积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由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间隙较小,导致对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堆积的灰尘的清理较为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集尘处理的光口自适应光纤收发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集尘处理的光口自适应光纤收发器,包括外壳、顶板和底框,设置在外壳内的光纤收发器本体,所述顶板固定在外壳的顶端,所述底框连接在外壳的底端,所述底框呈“U”形状,所述光纤收发器本体设置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中开设有落灰通道,所述落灰通道的底端与底框连通,所述落灰通道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多块挡板,两侧所述挡板朝中间处倾斜设置,两侧的所述挡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落灰通道靠近光纤收发器本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中设置有防尘网,所述落灰通道中间的上方处设置有清灰杆,所述清灰杆可在两侧挡板的间隙中上下移动,所述清灰杆上设置有刷毛,所述外壳的底端内壁处设置有清灰扇,所述清灰扇设置在电机输出端的转杆上,所述电机安装在外壳的底端外壁上,所述外壳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接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侧挡板之间间隙的上方处设置有清灰杆,利用清灰杆在挡板之间间隙中的上下移动,可带动刷毛对落灰通道中两侧挡板上堆积的灰尘进行清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灰杆的一端连接在升降杆的一端上,所述落灰通道的一侧槽壁上开设有与外壳内部连通的通槽,所述升降杆穿过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升降杆在通槽中的上下移动,带动清灰杆上的刷毛上下移动来进行清理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与曲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曲杆的另一端与移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杆平行于外壳的底端内壁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移动杆在外壳内的左右移动,透过曲杆带动升降杆在通槽中上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灰扇的转杆上套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壁上设置有挤压条,所述挤压条接触在移动杆远离曲杆的一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盘在转动时,带动挤压条对移动杆进行挤压,进而推动着移动杆进行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皓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皓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601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竹加工用切割装置
- 下一篇:改良式避光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