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黑臭河道水体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58751.5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56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彭惠靖;曹小芳;张猛;曹瑞林;江成;李泽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莲洋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李妮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水体 修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臭河道水体修复装置,沿着城市河道水体水流方向布设,所述的黑臭河道水体修复装置包括缺氧生物膜反应器、好氧生物膜反应器、水面喷泉、组合式生态浮床、潜水泵,所述缺氧生物膜反应器和所述好氧生物膜反应器设置在河岸水体两侧,相间排列,所述潜水泵沉入水体中,并分别与所述缺氧生物膜反应器、所述好氧生物膜反应器相连;所述水面喷泉和所述组合式生态浮床设置在河道中间,相间排列。本装置包括岸边的生物膜反应器和水中的生态浮床反应器以及水体曝气三部分,三者不仅相辅相成和相互协作,修复效果快;而且生态景观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廉,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水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黑臭河道水体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河道水体周边一般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防洪防涝抗旱等重要场所,是城市文明的发祥地。由于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和跨流域污染等综合原因,城市河道水体发臭、发黑和藻类疯长等问题在我国比较普遍,对城市居民、城市景观和城市形象产生了不好的负面效益,也损害了水体生态环境和水体自净过程。
城市河道水体修复方法包括:水体原位修复、异位修复等生物-生态修复方法;投加除臭剂、除草剂、混凝剂等化学修复方法以及底泥疏浚、深层(浅层)曝气等物理修复方法。由于城市河道水体污染呈复合性、复杂性等特点,利用单一修复方法对城市河道黑臭水体较难获得较好效果,为了加快城市河道水体的修复效果,采用组合工艺成为当下普遍采用的方法。黑臭水体快速修复组合工艺利用各种工艺修复作用之间互相协调作用,实现城市河道黑臭水体快速修复过程。
本实用新型就是组合了物理修复方法和生物-生态修复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利用深层曝气和喷泉曝气相结合的物理修复方法,物理修复方法有利于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和交换效果,改善河道水体内微生物生境,激活好氧微生物增殖,释放水体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生物-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异位和原位修复方法,其中异位修复方法是:生物膜氧化法;原位修复方法是:组合式生态浮床修复法。
生物膜氧化法就是利用生物载体表面吸附生长有大量的生物膜,生物膜进行新陈代谢作用实现污染物去除,生物膜由微生物和胞外物、污染物组成,在不同的生境下完成不同的污染物转化和去除过程。在此过程中选择不同特性的生物载体,在好氧生境中使用高分子合成填料增殖好氧生物膜,好氧生物膜主要完成有机物氧化和硝化过程;在厌氧生境中使用竹丝填料增殖反硝化生物膜进行生物脱氮过程,竹丝填料能释放出一定量的有机酸供生物反硝化利用而强化生物脱氮过程。
组合式生态浮床修复法是在传统生态浮床浮体底部悬挂一定的高分子合成填料以提高生态修复效果。组合式生态浮床内的水生植物根系形成根系微生物进行新陈代谢作用,水生植物同化吸收作用增强了其污染物净化效果,与此同时,高分子合成填料表面容易形成大量的生物膜,生物膜新陈代谢作用是组合式生态浮床修复法重要的组成部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臭河道水体修复装置,本装置包括岸边的生物膜反应器和水中的生态浮床反应器以及水体曝气三部分,三者不仅相辅相成和相互协作,修复效果快;而且生态景观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廉,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臭河道水体修复装置,沿着城市河道水体水流方向布设,所述的黑臭河道水体修复装置包括缺氧生物膜反应器、好氧生物膜反应器、水面喷泉、组合式生态浮床、潜水泵,所述缺氧生物膜反应器和所述好氧生物膜反应器设置在河岸水体两侧,相间排列,所述潜水泵沉入水体中,并分别与所述缺氧生物膜反应器、所述好氧生物膜反应器相连;所述水面喷泉和所述组合式生态浮床设置在河道中间,相间排列。
优选的,所述的黑臭河道水体修复装置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好氧生物膜反应器相连,为好氧生物膜反应器供氧。
优选的,所述好氧生物膜反应器内采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载体为填料。
优选的,所述缺氧生物膜反应器内投放体积比40-50%的竹丝填料,竹丝填料表面吸附生长有反硝化菌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莲洋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莲洋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587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