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数据无线传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58602.9 | 申请日: | 2021-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6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曾亚勤;张学仓;陈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博石源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7/13 | 分类号: | E21B47/13;E21B47/26;E21B4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匠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5 | 代理人: | 赵亚飞 |
| 地址: | 710038 陕西省西安市浐灞***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数据 无线 传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数据无线传输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接头、井下数据收发装置、井下蓄电池、井下发电装置和下接头。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简便、数据传输稳定、应用及维护成本及能耗低的适用于井下数据和地面指令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数据无线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开采是现代化生产的关键环节,但是针对地下能源特别是原油、页岩油及地热等开采过程中的井下实际状况的了解一直处于探索过程,现有的各类勘探、测试井技术能够有效获取井下数据,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数据延时性偏差等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智能化逐步应用于各行各业的今天,探索井下数据以及地面指标的实时传输,以便及时获取井下动态并对井下装置进行实时调配已成为能源开采过程中面临的必然趋势。
已有企业或专家在井下数据及指令的传输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突破,开发了井下数据及指令的有线及无线传输系统,但在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应用推广成本、节能减排效果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仍在持续的开发的改进过程中。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简便、数据传输稳定、应用及维护成本及能耗低的适用于井下数据和地面指令的井下数据无线传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井下数据无线传输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井下数据无线传输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接头、井下数据收发装置、井下蓄电池、井下发电装置和下接头。
进一步的,井下数据无线传输装置还包括外壳,井下数据收发装置、井下蓄电池和井下发电装置设置在外壳内,上接头和下接头设置在外壳上下两端。
进一步的,上接头、井下数据收发装置、井下蓄电池、井下发电装置和下接头中间设置有贯通的中心筒。
进一步的,井下数据收发装置和井下蓄电池之间设置有第一封割层,井下数据收发装置和井下蓄电池之间通过第一内置电缆连接,第一内置电缆设置在第一封割层内。
进一步的,井下蓄电池和井下发电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封割层,井下蓄电池和井下发电装置之间通过第二内置电缆连接,第二内置电缆设置在第二封割层内。
进一步的,井下发电装置包括整流装置、线圈、磁铁转子和旋转中心轴;磁铁转子设置在线圈内,旋转中心轴设置在磁铁转子中心线上,旋转中心轴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发电上叶轮和发电下叶轮;整流装置设置在旋转中心轴上方,整流装置通过第二内置电缆与井下蓄电池连接。
进一步的,井下发电装置还包括与磁铁转子连接的旋转中心轴上支架和旋转中心轴下支架,所述旋转中心轴上支架和旋转中心轴下支架分别设置在旋转中心轴上下两端。
进一步的,井下发电装置还包括磁铁上连接杆和磁铁下连接杆;磁铁转子上部通过磁铁上连接杆与旋转中心轴连接,磁铁转子下部通过磁铁下连接杆与旋转中心轴连接。
进一步的,整流装置和线圈之间设置有第三封割层。
进一步的,外壳为圆筒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数据无线传输装置是包含井下发电装置、井下蓄电池、井下数据收发装置的带有中心筒的短节,使用时与油管连接,流体可从中心筒顺畅流通,对作业无任何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深井无线实时的井下数据传输与地面实时交互。
2)本实用新型避免了起下管柱对数据传输装置的损伤,降低了系统维护成本。
3)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级井下数据无线传输装置,减小了井筒及其他因素对数据传输的干扰,提升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减小了数据传输的延时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博石源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博石源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586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