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瞳孔直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58536.5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1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3/11 | 分类号: | A61B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阔雷 |
地址: | 230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瞳孔 直径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瞳孔直径测量装置,包括手持件和固定在手持件顶端的瞳距仪本体,所述瞳距仪本体的顶部安装有两组目镜筒,每个所述目镜筒的顶端同心设置有与被检测者眼周接触的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与目镜筒一体安装的静载环和与所述静载环活动连接的承动环,所述承动环的顶端同心设置有软触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软触部与被检测者的眼周直接接触,避免眼周与检测装置的外壳接触,在手持过程中,被检测者眼周与软触部具有挤压力,轻微抖动会改变此挤压力导致复位弹簧形变量改变,来推动承动环伸缩改变其与静载环的距离,使软触部与被检测者的眼周接触压力保持均衡,避免眼周接触过程中出现擦伤,同时提高被检测者使用时的舒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瞳距测量领域,具体为一种瞳孔直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视力的检测需要检查视网膜黄斑区中心凹视敏度,从而可简单迅速地了解到视功能的初步情况,对眼病的临床诊断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眼睛,生活、工作、学习都要用眼睛,然而;随着电脑进入千家万户,网络的普及,人们的眼睛更容易受到损伤,为了保护眼睛,定期检测视觉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检查中经常会涉及测量瞳距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瞳孔直径测量装置来测量。
传统的瞳孔直径测量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其置于水平操作面,再通过被检测者的双目与测量装置贴合来读取瞳孔之间的距离,此类装置由于造价成本较高,常出现在医院以及眼部护理场所,且对于居家使用者或常需检测人员来说,需要测量瞳距的格外不便。
为了解决前述技术问题,通常使用便携式手持测量仪,生产成本较低且能够便于携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装置对准被检测者的双目,从而获取检测者瞳孔之间的距离;但是此类操作需要被检测者的眼周与测量装置直接接触,由于手持测量仪器难以保持在与眼周接触的过程中,测量仪器始终保持稳定状态,抖动等不稳定动作更会造成被检测者眼周产生不适或者擦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瞳孔直径测量装置,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测量装置在与眼周接触过程中产生不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瞳孔直径测量装置,包括手持件和固定在手持件顶端的瞳距仪本体,所述瞳距仪本体的顶部安装有两组目镜筒,每个所述目镜筒的顶端同心设置有与被检测者眼周接触的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与目镜筒一体安装的静载环和与所述静载环活动连接的承动环,所述承动环的顶端同心设置有软触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软触部包括安装在所述静载环顶端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顶端沿轴向设置有软胶套,所述软胶套与所述密封环之间呈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位置处沿所述密封环周向均匀设置有弹性滚珠。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静载环的顶端沿周向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顶端的所述静载环侧壁固定有止动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槽的内部固定有等间距的复位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承动环的底端开设有用于所述复位弹簧压缩的活动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槽内侧的所述承动环底端固定有L形限位环;其中所述复位弹簧压缩改变所述静载环与所述承动环之间距离时,所述L形限位环保持运动幅度在所述止动箍一侧的所述环槽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软触部与被检测者的眼周直接接触,避免眼周与检测装置的外壳直接接触,增强接触过程中使用者的舒适度,同时在手持过程中,由于被检测者眼周与软触部具有一定挤压力,轻微抖动会改变此挤压力,导致复位弹簧的形变,形变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推动承动环伸缩,改变其与静载环之间的距离,以使软触部与被检测者的眼周接触压力保持均衡,避免装置与眼周接触过程中出现擦伤,同时提高被检测者使用时的舒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585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色套印的植绒桌布
- 下一篇:一种防污、耐水洗的植绒桌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