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随钻测斜仪用电池组保护散热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56840.6 | 申请日: | 2021-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3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峰;刘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油龙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56;H01M10/6563;H01M10/62;H01M10/63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随钻测斜仪 用电 保护 散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随钻测斜仪用电池组保护散热结构,本专利涉及钻井随钻测斜仪调试装置技术领域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右端与转块一体成型,所述转块的右端与螺纹套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管体的内部设置有导热机构,所述泄压机构与第二管体相连接。该无线随钻测斜仪用电池组保护散热结构,通过螺纹套使得整体机构与电池筒相连接,从而在高温时填料在高温的作用下液化,使得压力压力改变,以推动套筒和推座向右运动,通过连杆、滑套和挡环向上滑动,并将弹簧压缩,以推动网体和挡板向上运动,使得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内的高温高压气体经网体逸出,以实现卸压作业,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随钻测斜仪用电池组保护散热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随钻测斜仪用电池组保护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工程中,无线随钻仪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随着无线随钻测量仪器技术及工具的大力推广和使用,大大提高了油田开发井的施工效率,为各大油气田尽可能地挖掘剩余油气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目前,无线随钻仪器仪器所采用的动力提供方式为锂电池供电。无线随钻仪器电池筒内锂电池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由于密闭空间,热量会带动高压气体聚集,导致电池筒炸裂伤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随钻测斜仪用电池组保护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线随钻仪器电池筒内锂电池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由于密闭空间,热量会带动高压气体聚集,导致电池筒炸裂伤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随钻测斜仪用电池组保护散热结构,包括第一管体和控制机构,所述第一管体的右端与转块一体成型,所述转块的右端与螺纹套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壁顶端与第二管体相固接且互为连通,所述第一管体的左端设置有端头,所述端头与第一管体螺纹相连,所述第一管体的内部设置有导热机构,所述导热机构与端头连接固定,所述端头与导热机构的连接处安装有泄压机构,所述泄压机构与第二管体相连接。
优选的,泄压机构包括滑套、挡环、网体、挡板和弹簧,所述滑套的底端与挡环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所述滑套的外壁与弹簧相套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挡环和第二管体相贴合,所述滑套的顶端与网体的底端相固接,所述网体的顶端与挡板相固接,挡板与第二管体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端头包括侧板、螺纹块、连接座和第一导热杆,所述侧板的右侧与螺纹块的左端一体成型,所述螺纹块的外壁与第一管体的左端螺纹相连,所述螺纹块的右端与连接座相固接,所述连接座的右端与第一导热杆相固接。
优选的,所述导热机构包括滑块、第二导热杆、套环和支杆,所述滑块的一侧与第一导热杆一体成型,所述滑块的另一侧与第二导热杆的一端相固接,所述第二导热杆的外壁与多个支杆的一端相固接,多个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套环的内壁相固接,所述套环的外壁与第一管体的内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套筒、推座、推杆和连杆,所述套筒与滑块的侧壁和第二导热杆的侧壁滑动套接,所述套筒靠近第一导热杆的一端与推座相固接,所述推座与第一导热杆的外壁滑动套接,所述套筒的上方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外壁通过多个连杆与滑套的内壁相固接,所述套筒与滑块之间填充有填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无线随钻测斜仪用电池组保护散热结构,通过螺纹套使得整体机构与电池筒相连接,并通过第二导热杆进行热量监控,使得热量经第二导热管传递至套筒内的填料处,从而在高温时填料在高温的作用下液化,使得压力压力改变,以推动套筒和推座向右运动,进而推动推杆向上运动,通过连杆、滑套和挡环向上滑动,并将弹簧压缩,以推动网体和挡板向上运动,使得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内的高温高压气体经网体逸出,以实现卸压作业,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螺纹块和推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油龙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油龙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56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机用成型工装
- 下一篇:一种车床碎屑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