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霾防疫空气净化盔镜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55255.4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05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存山;陈星;刘方伟;申芊芊;左大利;唐方红;舒雨锋;曹会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2B7/10 | 分类号: | A62B7/10;A62B9/00;A62B9/06;A62B23/02;A61L9/20;A62B18/02;A62B18/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熊思远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疫 空气净化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霾防疫空气净化盔镜,涉及防疫用品技术领域,包括:盔体、净化消毒器和喷气眼镜,所述净化消毒器设置于所述盔体的后端,所述净化消毒器用于吸入空气并净化和消毒空气,所述净化消毒器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喷气眼镜设置于所述盔体的前端,所述喷气眼镜的内表面设有喷气部件,所述喷气部件设有若干个喷气口,所述喷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喷气口用于喷出覆盖口鼻周边的气流。本申请能够对空气进行消毒净化,且避免闷热和呼吸不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防疫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霾防疫空气净化盔镜。
背景技术
一些传染病的传染途径主要包括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以及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同时,在一些地区经常有雾霾的现象,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尽可能切断直接传播以及气溶胶传播而导致的感染和雾霾天气的影响,需要人们佩戴口罩,但长时间佩戴口罩容易导致闷热、呼吸不畅、皮肤勒痕溃疡以及皮肤过敏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气温较高的地区,戴口罩导致的上述问题更加明显。在传染病流行期间,脱下口罩容易造成感染,长时间佩戴又会引起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防霾防疫空气净化盔镜,能够对空气进行消毒净化,且避免闷热和呼吸不畅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霾防疫空气净化盔镜,包括:盔体;净化消毒器,所述净化消毒器设置于所述盔体的后端,所述净化消毒器用于吸入空气并净化和消毒空气,所述净化消毒器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喷气眼镜,所述喷气眼镜设置于所述盔体的前端,所述喷气眼镜的内表面设有喷气部件,所述喷气部件设有若干个喷气口,所述喷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喷气口用于喷出覆盖口鼻周边的气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防霾防疫空气净化盔镜,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盔体的后端设置有净化消毒器,净化消毒器将周围环境中的空气从第一进气口吸入,并且在内部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净化消毒,经过净化消毒后的空气从第一出气口流出,喷气眼镜设置于盔体的前端,在盔体的内表面处设有喷气部件,第一出气口与喷气口连通,喷气口将净化消毒后的空气喷出覆盖口鼻周边的气流,使得人体能够吸入从喷气口喷出的空气,该防霾防疫空气净化盔镜能够对空气进行消毒净化,从而达到防霾防疫的效果,且避免闷热和呼吸不畅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气部件还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空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喷气口通过所述空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还与所述第一出气口通过软管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净化消毒器还包括壳体、净化消毒部件、微型电机和气泵,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出气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净化消毒部件、气泵沿所述净化消毒器的所述第一进气口至所述第一出气口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微型电机设置于所述气泵的侧壁,所述微型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气泵工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净化消毒部件包括熔喷布层、活性炭滤纸层和紫外线消毒层,所述熔喷布层、所述活性炭滤纸层以及所述紫外线消毒层沿所述第一进气口至所述第一出气口的方向依次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口鼻遮罩,所述口鼻遮罩与所述喷气部件连接,且所述口鼻遮罩设有第三进气口,所述喷气部件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插设于所述第二出气口。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出气口处还设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口鼻遮罩是否与所述喷气部件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口鼻遮罩还设有若干个定位柱,所述喷气部件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气眼镜设有若干个螺栓,所述喷气眼镜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所述盔体的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552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自检能力的便携式直流系统电池组
- 下一篇:一种铝型材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