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车辙与抗水损害设计的沥青铺装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54992.2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05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华;唐皓;韦彬;黄鼎中;谢永毅;石蕾;虞将苗;李伟雄;熊春龙;王钊栋;李鑫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广州肖宁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事务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22;E03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杨媛媛 |
地址: | 518003 广东省深圳市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辙 损害 设计 沥青 铺装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车辙与抗水损害设计的沥青铺装层结构,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面层、防水粘结层、中面层下部分、中面层上部分和上面层;中面层下部分的顶面设置左轮迹带功能提升构件和右轮迹带功能提升构件;中面层下部分的顶面设置集水沟;集水沟中按设定间距依次设置多个垂直于路面方向的集水通道;中面层下部分的底面设置集水管;各集水通道的底部均与集水管连通;中面层下部分的底面还按预设间距设置多个同时垂直于集水管和集水通道的排水管;排水管与集水管连通;渗入的水经集水通道、集水管和排水管流出。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沥青路面发生因渠化交通导致的沥青路面车辙,以及避免沥青路面发生因动水冲刷作用导致的沥青路面水损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铺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车辙与抗水损害设计的沥青铺装层结构。
背景技术
在南方高温多雨气候环境和重交通荷载条件下,沥青铺装层的典型病害为轮迹带位置的车辙、坑槽,其主要原因在于车道车辆轴载谱的分布特点,导致轮迹带位置交通荷载大且频繁,轮迹带位置沥青铺装层易发生重载车辙问题;另外,沥青铺装层由于施工质量控制的问题,极易发生局部离析问题,经过雨天后,局部离析位置容易积水、窝水,在交通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将承受动水压力的破坏,使沥青与集料发生剥离,并逐渐形成松散和坑槽。
目前,现有沥青铺装层存在的最主要、最关键的问题是:
1)现有沥青路面铺装层结构的设计均采用均匀设计理念,要求行车道全宽范围内路面结构均匀一致,但行车道内交通荷载的分布往往具有明显的双峰特征,即在轮迹带位置交通荷载高度集中,因此,轮迹带位置的沥青路面更容易发生车辙。
2)沥青路面发生离析时,沥青路面容易发生渗水,沥青混合料容易在窝水和交通荷载环境下,引发沥青路面的动水冲刷水损害。
综上,如何避免沥青路面发生因渠化交通导致的沥青路面车辙,以及如何避免沥青路面发生因动水冲刷作用导致的沥青路面水损害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车辙与抗水损害设计的沥青铺装层结构,能够避免沥青路面发生因渠化交通导致的沥青路面车辙,以及避免沥青路面发生因动水冲刷作用导致的沥青路面水损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抗车辙与抗水损害设计的沥青铺装层结构,所述结构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面层、防水粘结层、中面层下部分、中面层上部分和上面层;
所述下面层、所述中间层下部分和所述中间层上部分均由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组成;所述上面层由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组成;
所述中面层下部分的顶面设置有左轮迹带功能提升构件和右轮迹带功能提升构件;所述左轮迹带功能提升构件对应左轮迹带设置;所述右轮迹带功能提升构件对应右轮迹带设置;所述左轮迹带为距左标线x米~y米的区域;所述右轮迹带为距右标线x米~y米的区域;x和y的数值根据轮迹横向分布频率曲线确定,且xy;
所述中面层下部分的顶面还设置有集水沟;所述集水沟对应道路中心线设置;所述集水沟中按设定间距依次设置有多个垂直于路面方向的集水通道;所述中面层下部分的底面还设置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对应道路中心线设置;各所述集水通道的底部均与所述集水管连通;所述中面层下部分的底面还按预设间距设置有多个同时垂直于所述集水管和所述集水通道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集水管连通;渗入的水经所述集水通道、所述集水管和所述排水管流出。
可选地,所述结构还包括碎石盲沟;
所述碎石盲沟设置于所述中面层下部分的两侧;所述碎石盲沟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渗入的水经所述集水通道、所述集水管和所述排水管流至所述碎石盲沟或经所述中面层下部分的顶面流至所述碎石盲沟。
可选地,所述左轮迹带功能提升构件和所述右轮迹带功能提升构件采用防水材料或表面涂刷有防水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广州肖宁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事务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广州肖宁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事务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549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护栏多层存放架
- 下一篇:一种具有护理装置的儿科临床用病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