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炼化尾气治理用的环保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53092.6 | 申请日: | 2021-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42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胡炳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佳宇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44;B01D53/30;B01D5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治理 环保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炼化尾气治理用的环保设备,包括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左方和右方分别设有第一吸附装置和第二吸附装置,第一吸附装置内部设有一段吸附塔,第二吸附装置内部设有二段第一吸附塔和二段第二吸附塔,第一吸附装置与反应容器之间设有混气装置,反应容器配合一段吸附装置、二段吸附装置和混气装置配合来实现对炼化尾气的净化处理功能,尾气通过一段吸附塔进行吸附后再通入混气装置中进行稀释处理,有效降低了尾气中的烃类气体浓度,之后尾气通过反应容器内进行反应处理,尾气烃浓度达标后再经过二段第二吸附塔去氢处理后排出二段吸附装置外,净化效率更高,且净化效果好,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炼化尾气治理用的环保设备。
背景技术
炼化行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低浓度烃类(CxHy)尾气,其烃类组分主要有乙烯、丙烯等,平衡气为氮气。该类尾气目前常规处理方法是进入火炬燃烧,或简单吸附处理后排至大气,其烃类浓度远远达不到排放标准的要求,由此产生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不仅有较浓的臭味、刺激性和毒性,而且在大气中易形成有机细粒子,是PM2.5的前驱体,引起雾霾的原因之一,因此设计一种对炼化尾气进行净化处理的设备尤为重要。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5419785 U,公告日:2016.08.03)公布了一种化学气相沉积法生产石墨烯过程中的尾气综合处理设备,该设备通过将尾气通入燃气涡轮发动机,并使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具有对含碳气体处理效果好、能源利用率高等优点,但是,该设备再使用时易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烃类气体热裂解产生的石墨烯容易沉积到催化剂表面并结壳,时间久了便会影响催化剂活性,进而影响尾气处理效率,因此,实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炼化尾气治理用的环保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炼化尾气治理用的环保设备,包括反应容器,所述反应容器内腔设有催化溶液,所述反应容器左方和右方分别设有第一吸附装置和第二吸附装置,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内部设有一段吸附塔,所述第二吸附装置内部设有二段第一吸附塔和二段第二吸附塔,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的左端和第二吸附装置的右端分别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与反应容器之间设有混气装置,所述混气装置的左端和下端分别通过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与第一吸附装置的右端和反应容器的左端相连通,所述混气装置上端通过第三输气管与稀释气体供给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二吸附装置的左端通过第四输气管和回气管分别与反应容器右端和混气装置上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输气管、第二输气管、第三输气管和回气管上均设有控制阀,所述混气装置、第二输气管和第四输气管上均设有气体流量计,所述反应容器内腔设有注气管,所述注气管为一直角形管,所述注气管的下端插入至催化溶液中,所述注气管的左端与第二输气管右端相连,所述反应容器内腔、注气管上方位置处设有稀释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管和第一输气管的一端与一段吸附塔相连,所述第四输气管和回气管的一端与二段第一吸附塔相连,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二段第二吸附塔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段第一吸附塔和二段第二吸附塔通过连接管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四输气管上连接设置有烃浓度检测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气管下部连接设置散气盘,所述散气盘上下端连接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对称分布的散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佳宇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疆佳宇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530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