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冻输送绞龙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48892.9 | 申请日: | 2021-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47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柴小龙;王翰青;严铁尉;李同;闫之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新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希望六和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夏津新希望六和农牧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3/14 | 分类号: | B65G33/14;B65G33/26;B65G33/32;B65G33/34;B65G45/22;B65G4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51400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冻 输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冻输送绞龙,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冻输送绞龙,包括绞龙,所述绞龙内部的驱动轴与绞龙叶片之间设有能够随所述驱动轴转动的电伴热带一;所述绞龙的外壁上螺旋缠绕有电伴热带二。所述电伴热带一能够为绞龙外壁进行加热,所述电伴热带二能够对驱动轴进行加热,并将热量传导至绞龙叶片,并且内外共同加热的方式能够提高加热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绞龙的外壁以及驱动轴上设置电伴热带,能够对绞龙进行保温加热,防止绞龙在冬季使用时被冻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冻输送绞龙。
背景技术
目前养殖业需要对病死牲畜的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发酵法是主流处理方法,在发酵前对动物尸体破碎化处理可以让发酵更加迅速彻底。动物尸体经破碎机破碎后,经绞龙运送到发酵装置中发酵,得到成品有机肥,但绞龙在使用后,动物碎组织和血水容易残留在绞龙内壁和绞龙叶片上,冬季使用时,非常容易结冻,造成绞龙无法启动,给生产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冻输送绞龙,通过在绞龙的外壁以及驱动轴上设置电伴热带,能够对绞龙进行保温加热,防止绞龙在冬季使用时被冻结。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冻输送绞龙,包括绞龙,所述绞龙内部的驱动轴与绞龙叶片之间设有能够随所述驱动轴转动的电伴热带一;所述绞龙的外壁上螺旋缠绕有电伴热带二。所述电伴热带一能够为绞龙外壁进行加热,所述电伴热带二能够对驱动轴进行加热,并将热量传导至绞龙叶片,内外共同加热的方式能够大大提高加热效率。
所述电伴热带一和所述电伴热带二均设置为自控温电伴热带,供电后既起到了保温作用,又不至于温度过高。
进一步,所述绞龙叶片的中心贯穿设有转轴套管,所述转轴套管的内壁设有若干能够容纳所述电伴热带一的凹槽;所述绞龙的两端设有轴承,所述驱动轴设置在轴承内,绞龙外部设有电机能够带动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驱动轴穿设在所述转轴套管内并带动所述转轴套管转动。所述电伴热带一设置在所述凹槽内,避免在传输过程中被各种残渣碎片所损伤,安全可靠;能够直接接触所述驱动轴,加热效果好;根据所需加热功率选择所述电伴热带一的安装数量,尽量均匀分布在所述驱动轴四周上,发热更加均匀。
进一步,所述转轴套管上设有键槽,所述驱动轴上设有与所述键槽配合的凸键,所述键槽与所述凹槽应错位分布,可以设置一对对称的键槽。
进一步,所述电伴热带一通过电滑环连接电源,所述电滑环设置在所述驱动轴的任意一端,所述电伴热带一的接线端均从所述电滑环上引出。所述电滑环穿设在所述驱动轴上且电滑环内环能够随所述驱动轴转动,电滑环外环保持固定不动,所述电伴热带一的接线端均与所述电滑环内环引线连接,所述电滑环外环的引线与加热电源连接,所述绞龙叶片旋转运动与加热电源的线路互不干扰,使用方便。
进一步,所述绞龙的外壁上设有螺旋的卡槽以及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条,所述卡条将所述电伴热带二固定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条的材质优先设置为隔热材料,能够降低热量的散失。
进一步,所述卡条设为弹性隔热材料,且所述卡条的外侧覆盖面宽于所述卡槽。
进一步,所述绞龙倾斜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绞龙的低端设有开口朝上的进料口,所述绞龙的高端设有开口朝下的出料口,所述绞龙的低端设有开口朝下的排污口。传输过程中会有血水产生,产生的血水往低处流动并从所述排污口排出。
进一步,所述电滑环设置在所述绞龙的高端,能够减少物料接触所述电滑环,提高所述电滑环的使用寿命,降低漏电、短路的风险。
进一步,所述绞龙的内壁上设有若干高压喷头,通过喷射高压水流清洗所述绞龙内部;高压水流能够对绞龙内壁和绞龙叶片上的碎组织和血水进行清洗,防止病菌滋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新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希望六和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夏津新希望六和农牧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西藏新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希望六和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夏津新希望六和农牧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488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