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流体处理设备进出口管路的切换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48172.2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59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陈铭;张柱;毕纪强;杨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广盛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22 | 分类号: | F16K11/22;F16K31/60;F16K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张松云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流体 处理 设备 进出口 管路 切换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实现流体处理设备进出口管路的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第一三通阀以及第二三通阀,设备主体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三通阀相连,设备主体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三通阀相连,第一管道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三通阀相通,第二管道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一三通阀相通,第一三通阀与第一导液管相连,第二三通阀与第二导液管相连,第一导液管与第二导液管另一端设置有液口,本实用新型将四个阀门减少为两个,减少了阀门的数量,降低了制造工时,减少了设备的制造成本,简化切换操作,使用的阀门是阀芯为T型的三通阀,通过手柄的角度变化,可实现进出设备的流体管路方向切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流体处理设备进出口管路的切换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管路中进行流体切换时,通常通过四个阀门的两两切换,实现进口和出口的方向对换,需使用四个阀门,成本高,操作复杂,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实现流体处理设备进出口管路的切换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将四个阀门减少为两个,减少了阀门的数量,降低了制造工时,减少了设备的制造成本,简化切换操作,使用的阀门是阀芯为T型的三通阀,通过手柄的角度变化,可实现进出设备的流体管路方向切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流体处理设备进出口管路的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第一三通阀以及第二三通阀,所述设备主体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三通阀相连,设备主体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三通阀相连,第一管道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三通阀相通,第二管道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一三通阀相通,第一三通阀与第一导液管相连,第二三通阀与第二导液管相连,第一导液管与第二导液管另一端设置有液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为阀芯为T型的三通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四个阀门减少为两个,减少了阀门的数量,降低了制造工时,减少了设备的制造成本,简化切换操作。
2、本实用新型使用的阀门是阀芯为T型的三通阀,通过手柄的角度变化,可实现进出设备的流体管路方向切换。
3、本实用新型阀门接头的数量降低,降低了管路泄漏的风险。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一种实现流体处理设备进出口管路的切换设备停机时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一种实现流体处理设备进出口管路的切换设备上出下入液体流向图;
图3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一种实现流体处理设备进出口管路的切换设备上入下出液体流向图。
图中标号:1-第一三通阀、2-第一管道、3-设备主体、4-第三管道、5-第四管道、6-第二三通阀、7-第二导液管、8-液口、9-第一导液管、10-第二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广盛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广盛真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481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