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气加湿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46509.6 | 申请日: | 2021-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2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马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大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F24F8/80;F24F8/30;F24F8/24 |
| 代理公司: | 东莞技创百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8 | 代理人: | 朱晓光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空气净化 功能 空气 加湿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气加湿器,包括箱体;固定安装在箱体内的雾化机构;用于对空气流体进行净化的净化机构;设置在箱体上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带动空气流体从流体入口循环到达流体出口的循环机构;从流体入口依次流经净化机构、循环机构和雾化机构后到达流体出口的流体流动路径。本实用新型利用尖端放电原理电离空气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对空气中的病菌产生电离作用,防止病菌对人体的危害,同时将空气中悬浮的PM2.5吸附至尖端,防止PM2.5进入人体,从而避免了人体因为吸入PM2.5产生的多种疾病,具有有益健康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气加湿器。
背景技术
良好的环境带给人体和产品的益处,办公室和家庭中环境的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比如:冬天室内干燥,空气湿度达不到标准湿度(40%RH-60%RH),干燥的环境会导致水分流失,加速生命的衰老。加湿器能创造理想的室内湿度,呵护家人的健康。三种基本的环境控制方法:1.空气的质量,2.温度,3.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最容易被忽视,适当的相对湿度控制对应工厂的节能和工作效率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温度最能够直接影响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感受。同样,湿度也会对人们生活、健康造成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空调广泛使用,导致皮肤紧绷、口舌干燥、咳嗽感冒等空调病的滋生。科学证明,空气湿度与人体健康以及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医学研究表明,居室湿度达到45~65%RH,温度在20~25度时,人的身体、思维皆处以好的状态,无论工作、休息都可收到理想的效果。
加湿器是一种可以增加房间湿度的家用电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要求愈来愈高。空气加湿器就是这样慢慢的走进全球的很多家庭当中,成为干燥地区家庭不可缺少的一种小型家电产品。空气加湿器在我国仍属于新兴产物,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加湿器产品的人均占有率远远低于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加大对空气加湿器的研究与开发的力度,将有利于国内空气加湿器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国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然而,现有空气加湿器的设计具有缺陷,反而会加重空气污染,引起健康问题。如CCTV-4《中国新闻》栏目在2014年2月10日的报道《加湿器使用不当易成“健康杀手”》中指出,空气加湿器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含量。报道中,央视记者对加湿前后的房间进行了PM2.5测试。实验人员用一台便携式的PM2.5检查仪,首先测量了没使用空气加湿器之前房间内PM2.5的数值,为0.133mg/m3。然后,分别将矿泉水、自来水、蒸馏水放入空气加湿器中,测量加湿后的室内PM2.5值。结果发现,用矿泉水、自来水、蒸馏水加湿后,结果分别为0.211mg/m3、0.363mg/m3以及0.176mg/m3,相比之前的背景数明显都增加了。
PM,全称为 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而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俘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被称为大气污染的元凶。PM2.5的危害大主要是因为直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我们自己的器官就可以将其挡在鼻子之外,直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小粒物我们是没有办法阻挡的,能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唾液等排岀体外,另外鼻腔内部的绒毛也可以阻挡,对人体危害相对较小。但是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我们身体就没有办法阻挡了,吸入人体后,可以直接进入支气管,进而引发哮喘、支气管炎以及心血管病方面的疾病。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空气加湿器进行改良,以避免出现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气加湿器,解决了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大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大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465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打孔的机动车电动尾门控制模块的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苜蓿用取根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