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PECT-CT安装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41595.1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9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文;赵志;佟杰;李凌骏;江年铭;侯岩松;刘迈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永新智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1/00 | 分类号: | E21B41/00;A61B6/03;A61B6/04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果之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19 | 代理人: | 夏敏 |
地址: | 21515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pect ct 安装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PECT‑CT安装工装,包括CT定位工装、SPECT基座工装、连接板、检查床定位工装和打孔扶正器,所述CT定位工装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SPECT基座工装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板底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CT定位工装、SPECT基座工装、连接板和检查床定位工装上表面均开设有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SPECT基座工装布置在地面上,在地面钻孔,然后将SPECT基座安装在地面上,用连接板将CT定位工装和SPECT基座连接,通过CT定位工装在地面钻孔,将另一个连接板将检查床定位工装和SPECT基座连接,将打孔扶正器固定安装于检查床定位工装顶部,可大幅缩短工装的组装时间提高效率,可大幅提高工装的施工精度。确保整机安装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SPECT-CT安装工装。
背景技术
SPECT是借助于单光子核素标记药物来实现体内功能和代谢显像的仪器,它是核医学影像的基本仪器之一,目前已经装备到大部分的地市级医院,在疾病的影像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它的特点是能够反映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和物质代谢方面的信息,同时所使用的核素半衰期较长,易于制备和运输,所以使用成本低,便于推广。但由于分辨率的限制,无法清晰地显示解剖结构,造成病灶的定位困难。目前SPECT/CT融合机型已经产生,能够将SPECT的功能图像与诊断CT的图像精确地融合起来,弥补了SPECT在解剖定位和分辨率方面的不足,具有很大应用前景;
现有技术中的SPECT-CT在安装过程经常需要进行打孔及开槽等操作,由于器械较多,在开孔时容易产生误差,从而导致安装效率较低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SPECT-CT在安装过程经常需要进行打孔及开槽等操作,由于器械较多,在开孔时容易产生误差,从而导致安装效率较低的情况的问题,提供一种SPECT-CT安装工装。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SPECT-CT安装工装,包括CT定位工装、SPECT基座工装、连接板、检查床定位工装和打孔扶正器,所述CT定位工装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SPECT基座工装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板底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CT定位工装、SPECT基座工装、连接板和检查床定位工装上表面均开设有定位孔。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PECT基座工装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三角槽。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数量为两个,一个与CT定位工装和SPECT基座连接,另一个与连接检查床定位工装和SPECT基座连接。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CT定位工装用于CT部分的地面打孔,由左右两块工装组合而成。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查床定位工装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三角槽。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查床定位工装位于SPECT基座工装顶部,所述连接板位于检查床定位工装顶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SPECT基座工装布置在地面上,并以SPECT基座工装上的三角开槽对准中心线后,将打孔扶正器固定安装于SPECT基座工装顶部,对SPECT基座工装进行固定,在地面钻孔,然后将SPECT基座安装在地面上,并粗略调整其中心线和地面中心线对齐,调整设备水平以及中心高,然后用膨胀螺钉固定,用连接板将CT定位工装和SPECT基座连接,并将CT定位工装上的三角开槽和地面中心线对齐后,将打孔扶正器固定安装于CT定位工装顶部,通过CT定位工装在地面钻孔,将另一个连接板将检查床定位工装和SPECT基座连接,并将检查床定位工装上三角开槽和地面中心线对齐后,将打孔扶正器固定安装于检查床定位工装顶部,通过检查床定位工装在地面钻孔,将施工工装进行模块化改进,可大幅缩短工装的组装时间提高效率,可大幅提高工装的施工精度。确保整机安装顺利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永新智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永新智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415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液病患者用标本存放设备
- 下一篇:主动脉心泵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