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房屋用上梁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37512.1 | 申请日: | 2021-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4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任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铭造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3/02 | 分类号: | E04C3/02;E04B1/343;E04B1/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周国勇 |
| 地址: | 2552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房屋 用上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折叠房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折叠房屋用上梁,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架和位于支撑架侧面的限位板,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承载孔,所述承载孔包括第一承载孔、第二承载孔和第三承载孔,所述第一承载孔位于第二承载孔一侧,所述第三承载孔位于第二承载孔下方侧面,且所述第三承载孔与第一承载孔相邻;所述第一承载孔面积小于第二承载孔,所述第三承载孔与第二承载孔连接的对立面具有台阶结构,且所述限位板位于具有台阶结构的第三承载孔边侧。借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相邻连接型材的有效固定及支撑,进而实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提高,降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房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房屋用上梁。
背景技术
折叠房屋是一种新型的产业,为实现省事省空间而诞生的一种便捷式产品,折叠房屋一般是采用多个相互活动连接的型材,对板材位置进行限定后,实现不同角度的翻转后进行固定,从而达到折叠后的输送以及输送完成后的张开安装,实现便捷输送和安装。现有的折叠房屋上梁一般采用具有延伸部的挡片,以及承载挡片的四边形主梁,以此来实现承载和连接,而该种形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是与相连接的零部件之间连接稳定性差,同时容易在输送后的安装中出现形变,造成上梁的弯折和变形,进而影响外部美观。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房屋用上梁,其可以有效增强各部件连接间的稳定性,同时实现有效支撑,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房屋用上梁,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架和位于支撑架侧面的限位板,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承载孔,所述承载孔包括第一承载孔、第二承载孔和第三承载孔,所述第一承载孔位于第二承载孔一侧,所述第三承载孔位于第二承载孔下方侧面,且所述第三承载孔与第一承载孔相邻;所述第一承载孔面积小于第二承载孔,所述第三承载孔与第二承载孔连接的对立面具有台阶结构,且所述限位板位于具有台阶结构的第三承载孔边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房屋用上梁,所述第一承载孔的高度小于第二承载孔的高度,且所述第一承载孔的面积为第二承载孔面积的三分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房屋用上梁,所述第三承载孔长度等于第二承载孔长度,且所述第二承载孔的面积为第三承载孔面积的一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房屋用上梁,所述台阶结构的高度为第三承载孔高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台阶结构的长度为第三承载孔长度的五分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房屋用上梁,所述限位板位于第三承载孔的中心点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房屋用上梁,所述第三承载孔的高度为第二承载孔高度的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房屋用上梁,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架和位于支撑架侧面的限位板,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承载孔,所述承载孔包括第一承载孔、第二承载孔和第三承载孔,所述第一承载孔位于第二承载孔一侧,所述第三承载孔位于第二承载孔下方侧面,且所述第三承载孔与第一承载孔相邻,通过承载孔实现型材省料的同时,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及加工时间,进而提高后续的组合安装生产效率;所述第一承载孔面积小于第二承载孔,所述第三承载孔与第二承载孔连接的对立面具有台阶结构,且所述限位板位于具有台阶结构的第三承载孔边侧,通过具有台阶结构的第三承载孔,实现其与相邻型材的有效匹配结婚,进而保证两者之间的有效连接,提高连接结构稳定性,同时提高其承载力,实现有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实现对结构部件进行有效连接的同时,能够有效实现节省原材料的目的,同时能够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支撑架,11-第一限位孔,12-第二限位孔,13-第三限位孔,2-限位板,3-台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铭造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淄博铭造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37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