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手回套针帽的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35075.X | 申请日: | 2021-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24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孙天聪;叶陈;张惠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夏柯双 |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贡***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手回套针帽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手回套针帽的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座体,所述座体为环状结构,所述座体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座体沿其轴向均布有多个半圆形的固定槽。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轻巧便于携带,针帽固定后,医护只需单手将针头插入针帽即可,如此不但减少操作时手腕过度屈曲,而且能避免被刺伤。且设置的半圆形固定槽方便对其进行消毒,可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手回套针帽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加药、采血或注射过程中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时,首先用手将针帽拔出,使用注射器加药、采血或注射后,护理人员要对使用后的注射器进行处理,会将拔出的废弃针回套到针帽,为了避免针尖在回套时被污染以及因双手回套针帽而导致针刺伤,护理消毒隔离管理规定和安全注射要求,操作过程中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只能单手回套注射器针帽,但单手回套针帽时,由于针帽入口小且没有固定位置,不能准确回套,即使套入针帽后也容易再次脱出,使针头容易受到污染,也增加针刺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手回套针帽的固定装置,轻巧便于携带,针帽固定后,医护只需单手将针头插入针帽即可,如此不但减少操作时手腕过度屈曲,而且能避免被刺伤。且设置的半圆形固定槽方便对其进行消毒,可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单手回套针帽的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座体,所述座体为环状结构,所述座体与所述底座相连接;
所述座体沿其轴向均布有多个半圆形的固定槽。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由硅胶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吸盘。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呈圆台结构,所述底座底面直径大于所述座体直径;
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槽对应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内对称设有两个呈楔形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倾斜面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与之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滑槽的一端连接有L字形的驱动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轻巧便于携带,针帽固定后,医护只需单手将针头插入针帽即可,如此不但减少操作时手腕过度屈曲,而且能避免被刺伤。且设置的半圆形固定槽方便对其进行消毒,可重复使用。
2)通过设置滑块和驱动板可适应不同直径的针帽的回套,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1单手回套针帽的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1座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2滑块及驱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2滑块抵接在针帽外缘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座体;3、固定槽;4、固定孔;5、滑动腔;6、滑槽;7、滑块;8、驱动板;9、针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未经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350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试管震荡用涡旋混匀仪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排气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