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布染色用固定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34969.7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05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叶瑞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惠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04 | 分类号: | D06B23/04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吴鸣 |
地址: | 526200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染色 固定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织布染色用固定夹具,涉及布料染色夹具领域,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四角处皆贯穿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板滑动连接的转柱。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柱上螺纹连接第一钉板,在转柱上位移第一钉板下方转动连接第一防护板,在转柱上位于第一防护板下方螺纹连接第二防护板,在转柱底部转动连接第二钉板,第二钉板顶部与第一顶板底部皆设置有细尖钉,即可将布料放置在第二防护板上,通过转柱的转动使细尖钉从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中间穿出固定布料,染料进入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之间即可使布料染色,且使布料染色更均匀,细尖钉与纺织布配合可使布料固定更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染色夹具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布染色用固定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纺织不仅是传统的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三维编织技术,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纺织大致分为纺纱与编织两道工序,中国纺织的起源相传由嫘祖养蚕冶丝开始,考古则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考古遗址上发现了骨针,为己知纺织最早的起源;至新石器时代,发明了纺轮,使得冶丝更加便捷;西周则出现了原始的纺织机:纺车、轢车;汉朝时发明了提花机,明朝宋应星编撰天工开物将纺织技术编入其中。中国最著名的纺织品莫过于丝绸,丝绸的交易带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交通的发展,也间接影响了西方的商业与军事。
现有的纺织布染色用固定夹具一般通过两块夹板之间相互挤压,使纺织布夹紧,再进行染色。
但通过夹板夹紧布料会使被纺织布夹住的部分染色效果比其他地方差,且通过夹板夹紧布料可能滑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织布染色用固定夹具,以解决现有的纺织布染色用固定夹具会使被纺织布夹住的部分染色效果比其他地方差,且通过夹板夹紧布料可能滑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布染色用固定夹具,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四角处皆贯穿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板滑动连接的转柱,且第一安装板下方设置有被转柱贯穿并与转柱转动连接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下方设置有被转柱贯穿并与转柱螺纹连接的第一钉板,且第一钉板下方设置有被转柱贯穿并与转柱转动连接的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下方设置有被转柱贯穿并与转柱螺纹连接的第二防护板,且转柱底部设置有与转柱转动连接的第二钉板,所述转柱上位于第二防护板上方皆设置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上包裹设置有链条,所述第一钉板底部与第二钉板顶部皆设置有细尖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柱与第一安装板滑动连接可便于转柱的上下移动,转柱与第二安装板转动连接可使转柱转动时第二安装板不动,转柱与第一钉板螺纹连接,同时转柱与第一防护板转动连接,可在转柱转动时使第一钉板靠近第一防护板,转柱与第二防护板螺纹连接,同时转柱与第二钉板转动连接,可在转柱转动时使第二防护板靠近第二钉板,传动齿轮与链条配合可使多根转柱同步转动,细尖钉可固定布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钉板底部与第二钉板顶部上的细尖钉之间交错设置,且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上皆开设有分别与第一钉板底部与第二钉板顶部上的细尖钉配合的尖钉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钉板底部与第二钉板顶部上的细尖钉之间交错设置可防止细尖钉之间相互干扰,尖钉孔便于细尖钉伸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安装有气缸,且气缸输出端与第二安装板顶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伸缩可推动第二安装板及布料向下移动伸进染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一根所述转柱上位于传动齿轮与第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锥形齿轮,所述第二安装板顶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输出端连接有与转柱上锥形齿轮啮合的锥形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可通过锥形齿轮带动转柱转动,且通过传动齿轮与链条使所有转柱同步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惠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市惠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349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节型料浆阀
- 下一篇:一种双曲面四极杆装置及装配用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