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备剪线功能的腹腔镜持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34310.1 | 申请日: | 2021-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94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依学;朱小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 代理公司: | 武汉信合红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4 | 代理人: | 严情 |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功能 腹腔镜 持针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剪线功能的腹腔镜持针器,包括直杆,所述直杆一端设置有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夹臂内侧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中部设置有剪切槽,所述第二夹臂内侧设置有切刀槽,所述切刀槽内配合设置有切刀,所述切刀与所述切刀槽间通过转动柱连接,所述转动柱内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直杆侧壁设置有控制按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备剪线功能的腹腔镜持针器,当缝合完毕后,可直接通过转动柱带动切刀转动将线剪断,无需额外安排助手反复传递剪刀,既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还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剪线功能的腹腔镜持针器。
背景技术
持针器是外科手术中缝合创口时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持针器,其前端持针体的形状多为剪式结构,即两支夹持单体以剪状形式铰接而成。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腹腔镜技术逐渐普及,腹腔镜下的缝合必不可少,目前腹腔镜下的缝合器械设计比较粗糙,一般为直形持针,且多为握持式,有违常规的手术操作,使用不灵活,长久操作加速劳累,不能满足现代医学中腹腔镜精细操作的手术缝合要求。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020105502.8公开了一种腹腔镜下使用的持针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该持针器在使用时仅具备夹持针功能,主刀医生在缝合完毕剪线时往往需要助手传递剪刀反复操作,使用不方便,既增加了医务人员工作负担,还容易出现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备剪线功能的腹腔镜持针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备剪线功能的腹腔镜持针器,包括:
直杆,其一端设置有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一夹臂连接,所述第二把手和所述第二夹臂连接;
挡块,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臂靠近所述第二夹臂一侧,且其中部沿所述直杆方向设置有剪切槽;
切刀槽,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夹臂靠近所述第一夹臂一侧,所述切刀槽内配合设置有切刀,所述切刀与所述切刀槽间通过转动柱连接,所述切刀可随所述转动柱转动,所述切刀可穿出所述切刀槽并进入所述剪切槽内,所述转动柱内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直杆侧壁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转动电机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相对一侧对应设置有多组针槽。
优选的是,所述控制按钮位于所述直杆侧壁靠近所述第二把手一侧。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夹臂远离所述直杆一端设置有光源。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内侧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是,所述转动柱位于所述切刀槽远离所述直杆一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挡块、转动柱、切刀和转动电机的设置,当缝合完毕后,可直接通过转动柱带动切刀转动将线剪断,无需额外安排助手反复传递剪刀,既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还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具备剪线功能的腹腔镜持针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具备剪线功能的腹腔镜持针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直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夹臂;2.第二夹臂;3.直杆;4.第一把手;5.第二把手;6.挡块;7.剪切槽;8.切刀;9.转动柱;10.控制按钮;11.针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343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压痕式指掌纹自动捺印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教育学用互动式教学展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