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孢菇培养基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29685.9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9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周进军;张再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河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1/00 | 分类号: | B01F11/00;B01F15/0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233300 安徽省蚌埠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孢菇 培养基 搅拌 装置 | ||
1.双孢菇培养基搅拌装置,包括:
底承板(1);
两个支撑杆(2),其分开固定在底承板(1)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搅拌装置还包括:
运输机构,其包括输送管(4)、运转箱(5)、旋转杆(7)、传动齿轮(51)、动力齿轮(61)、动力杆(6)和一个偏心块(52);旋转杆(7)的一端通过第一定位轴(41)转动连接于运转箱(5)的内壁上,旋转杆(7)的另一端穿过运转箱(5)后伸入输送管(4)内,并通过第二定位轴(42)转动连接于输送管(4)的内壁上;旋转杆(7)的外侧固定套装有位于运转箱(5)内部的传动齿轮(51),且传动齿轮(51)同轴固定在旋转杆(7)上,动力齿轮(61)位于运转箱(5)内且与传动齿轮(51)传动连接,动力杆(6)与动力齿轮(61)共轴固定且动力杆(6)垂直于旋转杆(7);动力杆(6)活动连接在运转箱(5)的一个侧面上,且动力杆(6)的一端延伸至运转箱(5)的内部;旋转杆(7)的外侧固定套装多个摆手(71),多个摆手(71)位于输送管(4)内部;偏心块(52)套装在旋转杆(7)上,且位于动力齿轮(61)的一侧;
下料装置,其包括设置在支架(82)上方的搅拌筒(8),所述搅拌筒(8)中央设有搅拌机构,搅拌筒(8)上方设有进料口(81),下方设有出料口(80),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电机传动连接的转轴(83),转轴(83)上安装有搅拌桨;所述搅拌筒(8)内壁上方设有若干水雾喷头(87),所述水雾喷头(87)通过管道(86)依次与设置在搅拌筒(8)上方的水泵(85)和液剂筒(84)相连通;
其中,所述支架(82)固定在输送管(4)的外壁,且出料口(80)和输送管(4)通过阀门控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孢菇培养基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搅拌装置还包括:
减震机构,其包括两个伸缩杆(3),两个伸缩杆(3)分别相应固定在两个支撑杆(2)上,每个伸缩杆(3)外侧活动套接有减震弹簧(31);且两个伸缩杆(3)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输送管(4)和运转箱(5)上,一个所述减震弹簧(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输送管(4)和伸缩杆(3)相对的两个面上,另一个所述减震弹簧(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运转箱(5)和伸缩杆(3)相对的两个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孢菇培养基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手(71)弯曲段的弯曲弧度范围是2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孢菇培养基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摆手(71)大小和形状均相同,多个摆手(71)固定在旋转杆(7)上位置不完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孢菇培养基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管(4)上远离出料口(80)的一端底部设有下料口(4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孢菇培养基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摆手(71)呈“∩”型,“∩”型的开口处面向旋转杆(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孢菇培养基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82)和搅拌筒(8)连接处设有弹簧二(8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孢菇培养基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8)内壁和搅拌桨表面喷涂有聚四氟乙烯不粘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孢菇培养基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至少有四片,搅拌桨均布在转轴(8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河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五河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2968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架用多维度连接球
- 下一篇:一种减震泵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