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度沉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27244.5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2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陈坤;黄春霞;章思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九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B01F7/18 |
代理公司: | 武汉明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1 | 代理人: | 刘璐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居住、商业服***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沉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密度沉淀装置,包括沿污水流向依次设置的混合区、絮凝区及沉淀区,且混合区、絮凝区及沉淀区的上部依次连通;混合区内设置有搅拌机及加药管,且其底部设置有进水口;絮凝区内设置有旋流分离器;沉淀区的上部设置有斜板填料,底部设置有污泥斗;斜板填料的上方设置有集水槽。本实用新型集混合、絮凝、沉淀于一体,实用性及运行稳定性好,且对污水中的泥、水的分离效果更好;通过在混合区内设置搅拌机,提高絮凝效果;通过在絮凝区内设置旋流分离器,减少絮凝剂的用量,节约药剂成本,提高沉淀效率,降低斜板填料堵塞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度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沉淀装置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其主要依托污泥混凝、分离沉淀等对污水中的泥、水进行分离,其中设备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出水水质。
现有的污泥沉淀装置多为斜板沉淀池,即在沉淀池中设置斜板,水中的污泥在斜板中进行沉淀,水沿斜板上升流动,分离的污泥则沿着斜板向下滑动至污泥斗。然而这种斜板沉淀池存在混凝效果差、沉淀效率较低以及所需投加的药剂量较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密度沉淀装置,有效解决现有斜板沉淀池的混凝效果差、沉淀效率较低以及所需投加的药剂量较大等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密度沉淀装置,包括沿污水流向依次设置的混合区、絮凝区及沉淀区,且混合区、絮凝区及沉淀区的上部依次连通;所述混合区内设置有搅拌机及用于添加絮凝剂的加药管,且其底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絮凝区内设置有旋流分离器;所述沉淀区的上部设置有斜板填料,底部设置有污泥斗;所述斜板填料的上方设置有集水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加药管的出口布置在进水口处。
进一步,所述集水槽通过出水口及管道与清水池连接。
进一步,所述污泥斗连接有污泥回流泵;所述污泥回流泵连接有水力旋流器;所述水力旋流器的顶部开设有排泥口,底部开设有污泥回流口;所述污泥回流口与混合区连通。
进一步,所述斜板填料的倾斜角度为60度。
进一步,所述沉淀区靠近絮凝区的一侧侧壁的倾斜角度为6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集混合、絮凝、沉淀于一体,实用性及运行稳定性好,且对污水中的泥、水的分离效果更好;通过在混合区内设置搅拌机来提高污水与絮凝剂的混合效果及混合效率,进而提高絮凝效果;通过在絮凝区内设置旋流分离器将污水中比重较大的泥沙先分离出来,从而减少絮凝剂的用量,节约药剂成本,同时提高沉淀效率,此外降低斜板填料堵塞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混合区,11、搅拌机,12、加药管,13、进水口,20、絮凝区,21、旋流分离器,30、沉淀区,31、斜板填料,32、集水槽,33、出水口,34、污泥斗,40、污泥回流泵,50、水力旋流器,51、排泥口,52、污泥回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该类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九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九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272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膜生产收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电能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