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骨梁结构及钢结构建筑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24341.9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30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樊树伟;欧阳迪青;秦军伟;童晨;施勇;许金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293 | 分类号: | E04C3/29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骨 结构 钢结构 建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骨梁结构及钢结构建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钢骨梁结构,能够在工厂预制组装,从而减少现场的施工量,提升施工效率。由于钢骨梁结构中的支腿能够对梁体进行支撑,因此,不需要依靠端柱支撑进行施工,可以与土建同步施工,提升施工效率。此外,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依靠混凝土垫块的技术方案,支腿中的底座和连接部均可由钢制成,强度更大,能够有效避免断裂、坍塌等破坏,安全性更高,并能够通过调整支腿的高度,可以适应于不同保护层结构的钢骨梁的施工中,适用性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骨梁结构及钢结构建筑。
背景技术
在具有较大跨度梁的型钢混凝土结构中,为增加大跨度梁的承载能力,同时减少用钢量,降低成本,会存在一些仅在梁中增加钢骨,两端为混凝土柱的结构。对于此类结构钢骨柱的安装与土建交叉严重,无法先行施工。目前,为了解决端柱对钢骨梁施工的限制,相关技术中采用在钢骨梁底部的梁模板上增设混凝土垫块,以对钢骨梁起到临时支撑的作用。但是在自重大的钢骨梁的施工中,混凝土垫块容易因为受力过大而发生坍塌破坏,从而导致梁底部模板拆除后形成面不佳,此外,钢骨梁在混凝土垫块上容易发生侧翻,稳定性差,安全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骨梁结构,能够提升施工效率,并提升钢骨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钢骨梁结构的钢结构建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钢骨梁结构,包括:
梁体;
多个支腿,所述支腿包括连接部与底座,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梁体的底部,所述底座连接于连接部的底部,所述底座的底面用于与梁模板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骨梁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底座的底面可直接贴合在梁模板上,底座与梁模板之间不需要再设置连接结构,底座也可以稳固放置于梁模板上,提升了施工效率。增大底座的底面的面积,可以分散钢骨梁结构对于梁模板的载荷,并防止梁模板发生坍塌、断裂等损坏,此外,底座的底面的面积越大,钢骨梁结构放置于梁模板上的效果越稳定,能够有效避免梁体发生侧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钢骨梁结构,能够在工厂预制组装,从而减少现场的施工量,提升施工效率。由于钢骨梁结构中的支腿能够对梁体进行支撑,因此,不需要依靠端柱支撑进行施工,可以与土建同步施工,提升施工效率。此外,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依靠混凝土垫块的技术方案,支腿中的底座和连接部均可由钢制成,强度更大,能够有效避免断裂、坍塌等破坏,安全性更高,并能够通过调整支腿的高度,可以适应于不同保护层结构的钢骨梁的施工中,适用性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梁体包括顶板、底板和若干连接板,所述顶板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上方,并垂直于所述连接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平行,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下方,并垂直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部包括腹板和两块翼板,所述腹板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腹板平行于所述连接板,并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翼板连接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底板之间,两块所述翼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腹板沿平行于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翼板垂直于所述腹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梁体包括顶板、底板和若干连接板,所述顶板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上方,并垂直于所述连接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平行,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下方,并垂直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部包括腹板与两块翼板,所述腹板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腹板垂直于所述连接板,并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翼板连接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底板之间,两块所述翼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腹板沿平行于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的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翼板垂直于所述腹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腹板上设置有钢筋通道,所述钢筋通道贯穿所述腹板,所述钢筋通道用于钢筋通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腹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钢筋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243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附剂加工用具有密封功能的储存设备
- 下一篇:一种拉扣夹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