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加热式艾灸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19081.6 | 申请日: | 2021-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4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33/06;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朱学绘 |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加热 艾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式艾灸装置,包括床体、伸缩防护罩和电磁微孔艾灸固体药物加热装置,所述伸缩防护罩设于床体上壁,所述电磁微孔艾灸固体药物加热装置包括艾灸筒、加热腔、电磁感应线圈、微孔金属罐体、微孔陶瓷罐体和气泵,所述艾灸筒固接设于床体底壁,所述加热腔设于艾灸筒内所述微孔陶瓷罐体套设于加热腔内,所述微孔金属罐体套设于微孔陶瓷罐体内,微孔金属罐体和微孔陶瓷罐体表面密布微孔,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绕设于加热腔外侧,所述床体表面设有熏蒸孔。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加热艾灸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通过熏蒸方法进行艾灸治疗,采用电磁原理来加热微孔金属罐体对艾灸固体药物颗粒进行电磁加热的电磁加热式艾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加热艾灸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电磁加热式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中医学中防病治病、养生延寿的一种简便易行而又切实有效的方法。传统的艾灸治疗,是用艾绒或其它药料点燃后,在体表一定部位或腧穴上进行烧灼、烘烤、薰熨,或用鲜品捣敷,借助艾火或药物的作用使施灸部位发热、充血甚至起泡,从而达到温散寒邪、温通经络、回阳救逆、消瘀散结、强身健体等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操作较为复杂,对操作者的技术经验要求也很高,且有发生灼伤等事故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熏蒸方法进行艾灸治疗,简化操作,提高安全性,采用电磁原理来加热微孔金属罐体对艾灸固体药物颗粒进行电磁加热、无接触加热药物的电磁加热式艾灸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式艾灸装置,包括床体、伸缩防护罩和电磁微孔艾灸固体药物加热装置,所述伸缩防护罩设于床体上壁,所述电磁微孔艾灸固体药物加热装置设于床体底壁,所述电磁微孔艾灸固体药物加热装置包括艾灸筒、加热腔、电磁感应线圈、微孔金属罐体、微孔陶瓷罐体和气泵,所述艾灸筒为上壁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艾灸筒上壁开口处固接设于床体底壁,所述加热腔设于艾灸筒内,加热腔设于艾灸筒底壁和床体底壁之间,所述微孔陶瓷罐体套设于加热腔内,所述微孔金属罐体套设于微孔陶瓷罐体内,微孔金属罐体和微孔陶瓷罐体表面密布微孔,所述微孔金属罐体为上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绕设于加热腔外侧,所述气泵设于艾灸筒外壁,所述艾灸筒侧壁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气泵的输出端之间连通设有送气管,所述加热腔上设有流动通孔,气泵通过送气管和进气口向艾灸筒内送入气流,气流通过加热腔与艾灸筒之间缝隙流动至流动通孔内,通过流动通孔送入加热腔内,气流通过微孔金属罐体和微孔陶瓷罐体表面微孔流入微孔金属罐体内,电磁感应线圈通过电磁感应现象加热内部的微孔金属罐体和微孔陶瓷罐体,微孔金属罐体加热对微孔金属罐体内的艾灸固体药物颗粒进行烘烤从而使得药物颗粒中的有益成分挥发雾化形成烟气,实现对艾灸固体药物颗粒的无接触加热,微孔金属罐体本身既是雾化体又是加热体,所述床体表面设有熏蒸孔,烟气通过熏蒸孔排出对躺卧在床体上的人体进行熏蒸治疗。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包括固定床板、滑动床板和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设于固定床板下壁,所述固定床板上壁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底壁设有放药排气孔,所述放药排气孔与微孔金属罐体连通,放药排气孔设于微孔金属罐体的正上方,所述滑动床板滑动设于滑动槽内,熏蒸孔均匀分布设于滑动床板上,微孔金属罐体加热烘烤形成的烟气通过放药排气孔送入至滑动槽内并通过熏蒸孔排出对躺卧在床体上的人体进行熏蒸治疗。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床板侧壁设有封闭挡板,所述封闭挡板侧壁设有拉动把手,拉动把手便于拉动滑动床板。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床板侧壁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设于滑动床板与滑动槽侧壁之间,密封条便于保证烟气仅能通过熏蒸孔排出,无法从滑动床板与滑动槽侧壁之间间隙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床板底壁设有滑轮,滑轮便于滑动床板滑动且便于架起滑动床板使滑动床板与滑动槽底壁之间存在间隙,方便烟气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熏蒸孔内设有橡胶塞,可根据病人需求拔下或堵住橡胶塞从而控制熏蒸孔的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未经张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190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灭火器减震座
- 下一篇:一种折叠屏手机的防窥盖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