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温下无线电波穿透性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18583.7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3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哲;田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丹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2/00 | 分类号: | G01N22/00;G01N1/4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温 无线电波 穿透性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下无线电波穿透性试验装置,此装置包括红外加热模块和无线电波模块,红外加热模块包括开口相对设置的两块弧形板,两块弧形板之间用于放置试验样件,弧形板的内凹面均设有对试验样件加热的红外灯管,无线电波模块包括在红外加热模块两侧对称设置的无线电波发射器和无线电波接收器,无线电波发射器发射的无线电波从两块弧形板之间间隙传导至无线电波接收器。本实用新型装置利用红外线的升温快,温度高,易调节的特点,给无线电波穿透性试验提供良好的加热,同时采用弧形可调节结构,便捷解决了传统方式只能在试验样件两侧加热的局限问题,在不影响无线电波传导的同时提供快速升温的技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加热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温下无线电波穿透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某些科研领域,要求试验高温下材料的无线电波穿透性试验,传统加热方式升温速度慢,达不到试验要求;而采用红外加热方式,其采用的是常规的标准加热模块,因为试验要求不能遮挡无线电波的传导,其只能在两侧加热材料的窄面,对加热升温有很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传统加热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温下无线电波穿透性试验装置,其利用红外线的升温快,温度高,易调节的特点,可以给无线电波穿透性试验提供良好的加热,同时采用弧形可调节结构,完美的解决了不影响无线电波传导的同时提供快速升温的技术难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此种用于高温下无线电波穿透性试验装置包括红外加热模块和无线电波模块,所述红外加热模块包括开口相对设置的两块弧形板,两块所述弧形板之间用于放置试验样件,所述弧形板的内凹面均设有对试验样件加热的红外灯管;所述无线电波模块包括在红外加热模块两侧对称设置的无线电波发射器和无线电波接收器,所述无线电波发射器发射的无线电波从两块所述弧形板之间间隙传导至无线电波接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高温下无线电波穿透性试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红外加热模块还包括框架,两块所述弧形板设于框架中,所述无线电波发射器和无线电波接收器分别设于框架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高温下无线电波穿透性试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框架为长方体框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高温下无线电波穿透性试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块所述弧形板在框架中可相对移动,所述框架顶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上设有两块滑块,两块所述滑块分别连接两块所述弧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高温下无线电波穿透性试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框架底部还设有支撑架用于放置试验样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高温下无线电波穿透性试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弧形板的底部均设有风冷机,对红外灯管进行降温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装置利用红外线的升温快,温度高,易调节的特点,给无线电波穿透性试验提供良好的加热,同时采用弧形可调节结构,便捷解决了传统方式只能在试验样件两侧加热的局限问题,在不影响无线电波传导的同时提供快速升温的技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丹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丹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185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