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扇悬挂缓冲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18036.9 | 申请日: | 2021-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1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魏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美诗儿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7/00;F16F15/123 |
| 代理公司: | 台州匠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44 | 代理人: | 徐家升 |
| 地址: | 31801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扇 悬挂 缓冲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扇悬挂缓冲结构,属于吊扇技术领域,解决了电扇在工作时悬挂部件磨之间容易造成磨损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安装筒内安装有扭簧,扭簧套设在中心管外,扭簧一端连接有水平延伸的水平杆,另一端连接有向下延伸有竖直杆,水平杆与竖直杆呈空间垂直,安装筒侧边上开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盖体上设有限位孔,水平杆伸出第一条形孔,竖直杆伸入限位孔,中心管的上端贯穿安装筒,中心管设有固定安装筒的卡簧,达到了减少电扇悬挂部件磨损减小增加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吊扇悬挂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吊扇一般是固定安装在天花板上,吊扇通过连接部与天花板连接,盖体通过螺丝与配重件固定,悬挂部件中的安装筒与盖体,会跟随着扇叶旋转的惯性,一起旋转,悬挂部件中装筒与盖体之间容易造成磨损,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吊扇悬挂缓冲结构,以达到减少电扇悬挂中的安装筒与盖体在电扇旋转当中产生磨损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吊扇悬挂缓冲结构,包括连接部、安装筒和盖体,所述连接部套设在安装筒上,所述连接部与安装筒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盖体上设有中心管,所述安装筒内安装有扭簧,扭簧贴合安装桶内壁,所述扭簧套设在中心管外,所述扭簧一端连接有水平延伸的水平杆,另一端连接有向下延伸有竖直杆,所述水平杆与竖直杆呈空间垂直,所述安装筒侧边上开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盖体上设有限位孔,所述水平杆伸出第一条形孔,所述竖直杆伸入限位孔,所述中心管的上端贯穿安装筒,所述中心管设有固定安装筒的卡簧。
进一步,所述安装筒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盖体上设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上设有与环形凸起适配的环槽,所述环形凸缘与中心管之间形成储油槽。
进一步,所述环形凸缘的内壁与中心管的外壁之间均布有若干条加强筋,所述环形凸缘与其中一条加强筋连接处设有加强柱,所述第二限位孔设于加强柱上。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包括帽套,所述帽套上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帽套上开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水平杆部分伸入第二条形孔。
进一步,所述安装筒包括有桶体,所述桶体上设有第一条形孔,第一条形孔导通桶体的上下两端,所述安装筒上设有加强圈。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部上开设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部上开设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安装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上套设有塑胶套,诉述塑胶套上套设有挂钩。
进一步,所述盖体的上端面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筒与扭簧的立体参考图示意图;
图2安装筒的平面参考视图图;
图3为盖体的立体参考图示意图;
图4为卡簧的立体参考图示意图;
图5为连接部的立体参考示意图;
图6为塑胶套的立体参考示意图;
图7为螺纹柱的立体参考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连接部;2、安装筒;3、盖体;4、中心管;5、扭簧;6、水平杆;7、竖直杆;8、第一条形孔;9、限位孔;10、卡簧;11、环形凸起;12、环形凸缘;13、环槽;14、储油槽;15、加强筋;16、加强柱;17、帽套;18、第一固定部;19、第二固定部;20、第二条形孔;21、桶体;22、加强圈;23、第一安装孔;24、第二安装孔;25、螺纹柱;26、塑胶套;27、挂钩;28、加强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美诗儿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美诗儿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180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态心电导联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混凝土喷淋养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