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创髂骨取骨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16355.6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1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葛蒙;黄亚增;赵廷潇;邵海宇;张骏;胡想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4 | 分类号: | A61B17/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李迪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髂骨 骨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创髂骨取骨器,属于骨科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保护套筒、环锯、取锯器、打出器和把手,保护套筒的底端加工有弧形凹槽,保护套筒上端设有扶手,保护套筒内设有环锯,环锯下端外壁加工有外螺纹和开槽,环锯顶端加工有安装槽,把手与安装槽相适配安装,环锯底端设有锯齿A,环锯内部设有打出器,打出器底端为圆锥状,打出器顶端设有圆台,取锯器内壁加工内螺纹,取锯器底端设有锯齿B,取锯器与环锯配合安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使用简单且能够实现用最小的切口进入到骨面,在充分保护周围软组织情况下,取出适量骨质,基本不改变髂骨的形态,极大的减少出血量及术后疼痛的以及伤口感染的发生率,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创髂骨取骨器。
背景技术
目前取髂骨的主要方式是开放手术,缺点众多,1、开放性伤口导致出血增多,切口可能会出现感染不愈合等并发症,髂骨大块切除以后伤口处可能会残留永久性疼痛,和手术区的畸形。对病人的日后生活产生严重的困扰,另外脊柱微创手术追求的是早期康复,早期功能锻炼,但由于开放性髂骨伤口的原因,病人往往会出现运动时疼痛,从而导致无法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也就抹杀了脊柱微创的优点。
2、现有的微创髂骨取骨器,操作复杂,制作工艺复杂,不利于临床医生的应用和工厂的批量生产,同时这种取骨器为开放后髂骨取出简单化,跟以往的开放手术并未有明显优势,所以实用性不是很高。
因而需要提供一种微创髂骨取骨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髂骨取骨器使用不方便且切口大不易愈合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微创髂骨取骨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创髂骨取骨器,包括保护套筒、环锯、取锯器、打出器和把手,所述保护套筒的底端加工有弧形凹槽,所述保护套筒的上端设置有扶手,位于所述保护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环锯,所述环锯的下端外壁上加工有外螺纹和开槽,所述环锯的顶端加工有安装槽,所述把手与所述安装槽相适配安装,位于所述环锯的底端设置有锯齿A,所述环锯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打出器,所述打出器的底端为圆锥状,所述打出器的顶端设置有圆台,所述取锯器的内壁加工有内螺纹,所述取锯器的底端设置有锯齿B,所述取锯器与所述环锯配合安装。
进一步,所述环锯与所述取锯器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刻度线。
进一步,所述环锯的横截面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呈锥形。
进一步,所述保护套筒的内径与所述环锯的外径相同。
进一步,所述打出器底面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环锯顶端直径。
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保护套筒、环锯、取锯器、打出器和把手组合使用,首先能够对待取髂骨进行定位,并通过环锯的作用进行分离,然后采用取锯器与环锯的配合实现髂骨的取出,最后经打出器完成髂骨与器械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使用简单且能够实现用最小的切口进入到骨面,在充分保护周围软组织的情况下,取出适量的骨质,基本不改变髂骨的形态,极大的减少出血量及术后疼痛的以及伤口感染的发生率,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保护套筒与环锯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环锯与取出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环锯与打出器的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未经浙江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163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