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水及储能墙体储能的智能电供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13237.X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21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吉川;王晓季;郭占云;崔明思;周明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华电测控集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4 | 分类号: | F24D13/04;F24D15/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墙体 智能 供暖 系统 | ||
一种利用水及储能墙体储能的智能电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储能电加热装置(1)、水泵(2)、换热器(3)、储能墙体(4)、墙体温度计(5)、墙体储能控制阀门(6),所述水储能电加热装置(1)底部安装有电加热棒(1‑1)和供回水管(1‑2),供回水管(1‑2)连接水泵(2)和换热器(3)构成水循环回路使加热的储能介质水向房间及储能墙体(4)内的换热器(3)供热用于加热用户房间。所述换热器(3)即向房间或储能墙体(4)内散热的片或管。所述储能墙体(4)即在墙体内布置换热器(3)将储能墙体材料进行加热储能的建筑墙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水及储能墙体储能的智能电供暖系统,属于储能电供暖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近年来大家也一直在致力于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方向努力,大力发展煤改电。电力能源在需求侧的时间空间的不平衡问题也非常突出,储能势在必行。现有储能技术无法更多的利用低谷电来保证向房间全天24小时供暖提高用户舒适度,减轻电网压力,实现节能环保;并且目前水储能设备占地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水及储能墙体储能的智能电供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更多利用低谷电的热量向房间全天24小时供暖提高用户舒适度,减轻电网压力,实现节能环保的问题,减小水储能设备体积和占地面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利用水及储能墙体储能的智能电供暖系统,包括水储能电加热装置、水泵、换热器、储能墙体、墙体温度计、墙体储热控制阀门,所述水储能电加热装置底部安装有电加热棒和供回水管,低谷电时启动电加热棒先加热储能介质水,供回水管连接水泵和换热器构成水循环回路使加热的储能介质水向房间及储能墙体内的换热器供热用于加热用户房间。所述换热器即向房间或储能墙体内散热的片或管。所述储能墙体即在墙体内布置换热器将储能墙体材料进行加热储能的建筑墙体。储能墙体作为水储能电加热装置的储能补充,可以减小水储能电加热装置体积和占地面积。储能墙体和水共同储能,可以更多的利用低谷电为用户供暖,节省费用。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墙体的墙体材料可采用例如氧化镁蓄热砖等蓄热材料砖或者包括相变蓄热材料等各种可蓄热材料制作。墙体使用这些优质储能材料,所以墙体内布置的换热器中的储能水体积可以减小,从而减少换热器材料和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墙体需设置墙体温度计,用于检测墙体温度,使用过程中保证墙体温度不可超过人所能够承受温度;当墙体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需关闭控制向储能墙体供热的墙体储能控制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墙体为建筑外墙时,外表面需增加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以减少向室外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用水及储能墙体储能的智能电供暖系统,通过设置储能墙体,由水储能电加热装置以热水作为储能及传热介质,通过热传递加热墙体储能材料进行储能以备使用,储能墙体为建筑外墙时外表面需增加保温层防止向外散热,以免造成较大的热量损失。解决了无法更多利用低谷电向房间全天24小时供暖提高用户舒适度,减轻电网压力,实现节能环保的问题,减小水储能电加热装置设备体积和占地面积。特别是单户居民住宅建筑的供暖需求更适合于设置储能墙体来作为储能补充,利用低谷电储能供暖,并减小储能设备的体积及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中:水储能电加热装置1、电加热棒1-1、供回水管1-2、水泵2、换热器3、储能墙体4、墙体温度计5、墙体储能控制阀门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华电测控集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华电测控集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132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震性更强的顶针
- 下一篇:一种具有人工智能的教学实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