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吸式活性炭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12273.4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36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林锦松;游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众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9/0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思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51 | 代理人: | 黄庆鹊 |
地址: | 350012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吸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吸式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主体、自吸式排水机构、分流过滤机构和储存吸附机构,所述主体的左侧内部设置有自吸式排水机构,所述自吸式排水机构的右侧上方连接有分流过滤机构,所述分流过滤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储存吸附机构。该自吸式活性炭吸附装置,通过主体与滑动轮、检修窗之间的活动连接,拖动与主体之间焊接连接的把手进行主体位置的移动调整,经过自吸式排水机构,将需要吸附净化的污水通过排水管输入至分流过滤机构,进行第一步过滤,排除水中较大杂质从而分流至下方储存吸附机构,通过储存吸附机构进行第二次过滤,通过吸附室内壁设置的活性炭材料的吸附层进行最后的吸附净化,完成整个操作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吸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吸式活性炭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用木材、煤、果壳等含碳物质在高温缺氧条件下活化制成,活性炭吸附是利用活性炭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氧化、催化氧化和还原等性能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水处理方法,而吸附装置是通过添加活性炭等达到吸附净化目的的设备。
目前市面上吸附装置在使用中,在进行污水等净化处理前不具有完善的过滤设备使得吸附的效果不够理想,且吸附净化过程概率不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吸式活性炭吸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吸式活性炭吸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进行污水等净化处理前不具有完善的过滤设备使得吸附的效果不够理想,且吸附净化过程概率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吸式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主体、自吸式排水机构、分流过滤机构和储存吸附机构,所述主体的左侧内部设置有自吸式排水机构,所述自吸式排水机构的右侧上方连接有分流过滤机构,所述分流过滤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储存吸附机构;
所述储存吸附机构包括:
筛板,其设置于所述分流过滤机构的底端;
滑槽,其设置于所述筛板的两侧外壁;
吸附室,其设置于所述筛板的下方;
吸附层,其设置于所述吸附室的四周内壁;
排水阀,其设置于所述吸附室的右侧下方。
优选的,所述筛板通过滑槽与吸附室构成滑动结构,且筛板两侧尺寸与吸附室两侧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主体包括:
滑动轮,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底端两侧;
把手,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左侧外壁;
检修窗,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侧外壁。
优选的,所述主体与滑动轮、检修窗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把手与主体之间为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自吸式排水机构包括:
集水管,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左侧内部;
自吸式水泵,其连接于所述集水管的右侧;
底座,其设置于所述自吸式水泵的底端外壁;
固定螺丝,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面外壁;
排水管,其连接于所述自吸式水泵的右侧外壁。
优选的,所述自吸式水泵通过底座、固定螺丝与主体构成螺纹结构,且集水管与自吸式水泵、排水管之间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分流过滤机构包括:
连接卡扣,其连接于所述自吸式排水机构的右侧;
主水管,其连接于所述连接卡扣的一侧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众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众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122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