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地震应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11426.3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3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平;陈文凯;孙艳萍;高安泰;刘岸果;杨义煊;张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42B3/04 | 分类号: | A42B3/04;A42B3/06;A42B1/244;A42B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尹洁芳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地震 应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地震应急装置,属于安全救生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防震装置和防护帽,防震装置包括有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伸缩杆,伸缩杆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弹簧,伸缩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相背的一侧分别与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固定连接,第二弧形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弧形空腔;逃生人员使用应急装置时,将防护帽套在头顶外侧,当发生余震时,空中下落的物体砸向防震装置,此时多个弹簧压缩并反弹至第一弧形板,进而将力反弹至下落物体,从而避免尖锐物体对头部造成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救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地震应急装置。
背景技术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多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地震或者震级太小或距离过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地震每年平均不到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精密的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
当破坏性地震发生以后,必要的地震应急装置是减轻,甚至避免地震伤害的关键因素,对于受困人员来说,简单、便携的应急装置可以帮助自身保护头部等重要部位,以免受到掉落物体的伤害;对于应急救援人员来说,轻便、安全的应急装置是保护自身安全不可缺少的装置,救援人员在确保自身处于安全的情况下,才可能有效的去营救受困人员。因此研究一种多功能地震应急装置是地震应急救援的波切需要。
目前现有的地震应急装置一般体积较大,平时不发生地震时装置较大,收纳起来有困难,地震发生突然,使用者无法快速打开体积较大的应急装置,且逃生过程中不便于携带装置,致使逃生人员容易受到余震的二次伤害,也使得装置具有携带不方便、使用功能单一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地震应急装置,具有体积较小的特点,以便逃生人员使用与携带,且对逃生人员头部达到一定保护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地震应急装置,包括防震装置和防护帽,所述防震装置包括有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伸缩杆,伸缩杆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相背的一侧分别与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弧形空腔,弧形空腔下端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防护帽的上端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与安装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板下方设置有两个把手,两个把手分别位于防护帽的左右两侧,所述把手上端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上端均与第二弧形板固定安装。
为了方便逃生人员进行照明与报警,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地震应急装置优选的,所述防护帽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照明灯和报警器,所述防护帽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照明灯的接收端和第一开关信号连接,所述报警器的接收端和第二开关信号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震装置的弹性,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地震应急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块。
为了对防震装置内部的多个伸缩杆与多个弹簧进行保护,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地震应急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折叠布,折叠布位于多个伸缩杆的外侧。
为了进一步防护逃生人员的头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地震应急装置优选的,所述防护帽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棉。
为了进一步固定防护帽的位置,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地震应急装置优选的,所述防护帽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绑带,两个绑带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母锁扣和子锁扣。
为了方便临时储存部分急救用品,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地震应急装置优选的,所述弧形空腔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拉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未经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114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