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林业苗圃用害虫喷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10717.0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4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管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文鹏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4 | 代理人: | 朱琳 |
地址: | 0684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业 苗圃 害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业苗圃用害虫喷药装置,包括工作车,工作车的顶端安装有水箱,水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上安装有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第一通管的一端和第二通管的一端均贯穿水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器,第一连接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水管和喷水管,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泵带动第二通管内部的水流流动,进而带动多个涡轮扇叶转动,对水流进行搅动,第二通管盘结设置,延长搅拌的时间,第一隔板上的滤孔可以增加水流的流速,两者配合,使得药品更容易与水均匀混合,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林业苗圃用害虫喷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造林面积的增大、林木产品流通量日益增加、新品种引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压力不断增加,扩散、成灾的可能性尤为突出。在现有技术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集中喷洒农药,这种喷洒农药的方式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一次进行喷洒农药的范围有限,且需要频繁的来回添加农药,喷洒农药的效率低下,而且较为繁琐、费时费力,且农药会造成严重浪费,增加防治成本,防治工作难度较大。
现有专利号CN211322722U公开了一种林业苗圃用害虫喷药装置,该装置便于移动,收管盒安装拆卸方便,提供多种长度输药软管,通过水箱中的备用水,现场及时配备药水,提高效率,减少重新配药的时间,便于大范围进行杀虫喷药工作。
上述专利缺少对药品的搅拌结构,当药品放到水箱里之后,有可能沉淀在水箱底部,药品不完全融化,可能导致药水中含药量不够,达不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且需要在野外取水时,通常缺乏取水结构,增加吸水泵又会增加装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业苗圃用害虫喷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缺少对药品的搅拌结构,当药品放到水箱里之后,有可能沉淀在水箱底部,药品不完全融化,可能导致药水中含药量不够,达不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和需要在野外取水时,通常缺乏取水结构,增加吸水泵又会增加装置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苗圃用害虫喷药装置,包括工作车,所述工作车的顶端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水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底端与水箱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顶端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滤孔,多个所述滤孔均位于第二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隔板上安装有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所述第一通管的一端和第二通管的一端均贯穿水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底部与工作车的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水管和喷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器内设有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第二水管的一端和第三水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的连通处安装有第一两通球阀,所述第一两通球阀的顶端贯穿第一连接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器内设有第四水管、第五水管和第六水管,所述第四水管的一端、第五水管的一端和第六水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四水管、第五水管和第六水管的连通处安装有第二两通球阀,所述第二两通球阀的顶端贯穿第二连接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通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二通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进水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四水管的另一端与吸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水管的另一端与喷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出水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文鹏,未经管文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107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