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冠状动脉造影术左手穿刺垫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07855.3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28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优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优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丽君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冠状动脉 造影 左手 穿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冠状动脉造影术左手穿刺垫,包括臂部垫以及设置于臂部垫端部一侧的肩部垫;所述臂部垫包括前臂部以及后臂部,所述前臂部位于后臂部的前端,所述前臂部的厚度大于后臂部的厚度;所述臂部垫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臂部垫长度方向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肩部垫位于后臂部上远离前臂部一端的一侧;所述肩部垫中间位置设有滑动式绑带,用于保持手臂的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凹槽的深度呈线性增加的设计,有利于穿刺手术的实施;滑动式绑带的设计,可满足不同情况的实用需求;该装置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冠状动脉造影术左手穿刺垫。
背景技术
桡动脉是人体内动脉血管,先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继而在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下行,绕桡骨茎突至手背,穿第1掌骨间隙到手掌,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构成掌深弓。
而桡动脉穿刺术是临床工作中的一种技术,可用于监测动脉血压,介入治疗和进行抽血检查等。随着临床检验和治疗方法的发展,动脉穿刺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的操作方法,对于桡动脉穿刺的患者抬高术侧上肢是一种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且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在穿刺过程中通常需要使手臂外展,用开刀巾卷成柱状形,将患者的腕部放在柱状开刀巾上,手掌掌侧用胶带固定在手架上,因未考虑到人体机能曲线,往往给使用者带来不舒适感,同时不能明显减轻肢体肿胀,不利于病人的病情恢复。
因此,提出一种冠状动脉造影术左手穿刺垫,已解决现在存在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冠状动脉造影术左手穿刺垫。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冠状动脉造影术左手穿刺垫:包括臂部垫以及设置于臂部垫端部一侧的肩部垫;
所述臂部垫包括前臂部以及后臂部,所述前臂部位于后臂部的前端,所述前臂部的厚度大于后臂部的厚度;
所述臂部垫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臂部垫长度方向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肩部垫位于后臂部上远离前臂部一端的一侧;
所述肩部垫中间位置设有滑动式绑带,用于保持手臂的固定。
作为改进,所述滑动式绑带包括滑片以及绑带,所述臂部垫中间位置沿宽度方向设有长条通孔,所述滑片贯穿长条通孔且与臂部垫滑动连接,所述滑片的两端与绑带的一端连接。
作为改进,一侧所述绑带的另一端魔术帖刺毛部,另一侧所述绑带的另一端设有魔术贴圆毛带,所述魔术帖刺毛部可以在魔术贴圆毛带上活动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绑带通过螺钉与滑片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凹槽的深度自后臂部至前臂部呈线性递增。
作为改进,所述前臂部与后臂部的上侧连接处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凹槽的深度呈线性增加的设计,有利于穿刺手术的实施;滑动式绑带的设计,可满足不同情况的实用需求;该装置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冠状动脉造影术左手穿刺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冠状动脉造影术左手穿刺垫中滑动式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臂部垫,2、肩部垫,3、前臂部,4、后臂部,5、凹槽,6、滑动式绑带,7、滑片,8、绑带,9、魔术帖刺毛部,10、魔术贴圆毛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冠状动脉造影术左手穿刺垫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优,未经王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078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