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含油污水微尺度油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01850.X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49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法;高琪;潘新祥;李冬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C02F1/4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馨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含油 污水 尺度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界面电动传输效应的船舶含油污水微尺度油滴分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分离池、电极板、直流电源、升降板;所述分离池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电极板垂直于分离池底部,电极板包括叉指交错排列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正极板和负极板连接;升降板位于分离池底部,且能够在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空隙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中所需正、负电极板采用叉指交错排列方式,布置在分离池内,有效利用分离池空间,能够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缩短分离时间,并且正、负电极板均采用亲油性材料,有助于微尺度油滴的聚集和吸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界面电动传输效应的船舶含油污水微尺度油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在营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含油污水进入水域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污染水源和渔业资源,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含油污水的处理对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船舶含油污水中的污油主要以浮油(50μm)、分散油(10-50μm)和乳化油(10μm)三种形态存在。尺寸较大的油滴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油,较易分离;而低于50μm的微尺度油滴所受浮力较小,无法冲破空气-水界面,同时受到水体中微纳米固体杂质和表面活性剂等物质的影响,难以聚结变大,悬浮分散在水中形成乳化油和分散油,是含油污水处理的难点。因此,如何高效分离微尺度乳化油和分散油是船舶含油污水处理达标的关键。
目前,船舶含油污水微尺度油滴通常是在船用油水分离器中,加入聚结滤芯或膜组件,利用聚结分离技术或膜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然而,船舶含油污水来源复杂,杂质众多,易造成聚结滤芯或膜组件的脏堵而失效。除聚结原理外,含油污水中的微尺度油滴还可基于气浮原理进行分离,如电解分离法。电解分离法利用强直流电场电解含油污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气泡,吸附水中微尺度油滴并上浮,从而实现分离。这种方法除油效率高,但耗电量大,运营成本高,操作复杂,同时电解产生的氢气是可燃易爆气体,因此难以在相对密闭的船舶上推广应用,目前主要用于陆上工业废水的处理。综述可知,现有船舶含油污水微尺度油滴处理技术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界面电动传输效应的船舶含油污水微尺度油滴分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分离池、电极板、直流电源、升降板;所述分离池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电极板垂直于分离池底部,所述电极板包括叉指交错排列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正极板和负极板连接;所述升降板位于分离池底部,且能够在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空隙上下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刮油机和储油槽,所述刮油机位于分离池顶部;所述储油槽与分离池侧壁连接,所述储油槽经排油阀与排油管道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板为镂空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板由铜、不锈钢、碳酸钙或纤维素制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经进水阀与进水管道连通;所述排水口经排水阀与排水管道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电源的电压为1-2V。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舶含油污水微尺度油滴分离装置,不受含油污水洁净度的影响,适用范围广。
2、本实用新型中所需正、负电极板采用叉指交错排列方式,布置在分离池内;相比传统仅含有一块正极板和一块负极板的排布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电极布置方式有效利用分离池空间,能够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缩短分离时间,并且正、负电极板均采用亲油性材料,有助于微尺度油滴的聚集和吸附。
3、本实用新型可使用低压直流电源供电,耗电量小,且不产生易燃易爆的氢气,不会威胁船舶的安全,可在船舶上应用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018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地铁疏散平台
- 下一篇:应用于坚果的混合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