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VC塑料粒子混合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01278.7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87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戚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塑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8 | 分类号: | B29B7/18;B29B7/22;B29B7/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19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塑料 粒子 混合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VC塑料粒子混合加工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箱体内壁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电机输出端贯穿箱体上端并与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搅拌叶,所述箱体下端开设有横槽,所述横槽内壁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轴,所述转杆上安装有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转动,带动转杆转动,带动第一搅拌叶转动,对塑料粒子进行搅拌混合,进一步的转杆转动会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进一步的带动第二转轴转动,带动第二搅拌叶转动,可以对上层和下层的塑料粒子进行翻动搅拌,进一步的让塑料粒子混合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VC塑料粒子混合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PVC塑料粒子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塑料粒子,用以加工成型为聚氯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具备非常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价格便宜,对于有色塑料粒子生产而言,需要将带有颜色的色母粒子和本色粒子进行混合,然后生产出各种颜色的塑料,所以需要混合装置来进行辅助。
现有的塑料粒子混合加工装置是在箱体内设置水平方向转动的搅拌叶进行搅拌混合,塑料粒子只能在水平方向移动,沉在底部的塑料粒子没法翻到上层进行混合,上层的塑料粒子也无法进入下层进行混合,导致塑料粒子的混合不充分、不均匀,进而影响后续加工成型的塑料的质量。
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PVC塑料粒子混合加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PVC塑料粒子混合加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VC塑料粒子混合加工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箱体内壁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电机输出端贯穿箱体上端并与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搅拌叶,所述箱体下端开设有横槽,所述横槽内壁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轴,所述转杆上安装有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箱体内壁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转轴,两个所述第二转轴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有驱动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箱体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有驱动第三转轴转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箱体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通风口,两个所述通风口沿第三转轴轴心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杆下端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位于横槽内设置,所述第一转轴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侧壁的第一主动轮,所述箱体侧壁开设有第一竖槽,所述第二转轴一端贯穿箱体内壁延伸至第一竖槽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一主动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箱体侧壁开设有第二竖槽,所述同步带位于第二竖槽内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一转轴侧壁的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三转轴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和第二主动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箱体侧壁开设有第三竖槽,所述同步带位于第三竖槽内设置。
优选地,所述箱体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下端固定连接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下端安装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箱体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且所述支撑柱通过膨胀螺钉与地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塑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塑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012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箱安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埋地管道的模拟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