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灯光学元件、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01025.X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3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祝贺;桑文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24 | 分类号: | F21S41/24;F21W102/135;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周春雨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光学 元件 模组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灯,公开了一种车灯光学元件,包括沿出光方向由后向前依次设置的入光部、通光部(1)和出光部(2),所述入光部包括位于中间的至少一个近光入光部(3)和布置在所述近光入光部(3)左右两侧中至少一侧的远光入光部(4),所述近光入光部(3)、所述通光部(1)和所述出光部(2)为一体成型件,所述出光部(2)包括位于所述通光部(1)的左右两侧中至少一侧的与所述远光入光部(4)正对的远光入光面(5)。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包含该车灯光学元件的车灯模组、车灯和车辆。本实用新型的车灯光学元件有利于降低定位安装误差,保证光学系统精度,结构简单,而且,减少了零部件数量,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灯,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灯光学元件。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车灯光学元件的车灯模组、车灯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灯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尤为突出,车灯的主要功能是用来使驾驶员看清楚路面及障碍物,并对障碍物进行有效避让,例如,近光灯、远光灯等。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对于车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造车业技术的迅猛发展,灯具开始朝着小型化方向发展,同时对于车灯的结构造型也有了更多的要求,过去市场上所提供的为了达到使用要求而结构复杂的车灯逐渐被淘汰,市场对窄长造型的车灯的需求越来越多。
机动车辆装备有前照灯,旨在将车辆前方的道路照亮,尤其是在夜间或在严酷的天气期间。前照灯可大体根据两种照明模式来使用:“远光”模式和“近光”模式。所述“远光”模式使得车辆前方远处的道路被照亮,风险是使道路上沿相反方向接近的用户炫目。“近光”模式对道路产生更多有限的照明,但仍然提供良好的可见度,而不使道路的其他用户炫目。
目前,通常设置远光模组和近光模组来实现远近光功能,远光模组和近光模组分散设置且相互独立,有着分散设置的出光面,不能满足客户对车灯出光面的外观需求;而且,分散设置增加了定位安装的难度,容易导致零部件的定位安装误差较大,影响光学系统精度。
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车灯光学元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灯光学元件,该车灯光学元件具有扁平的外观造型,有利于降低定位安装误差,保证光学系统精度,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灯模组,该车灯模组具有扁平的外观造型,有利于降低定位安装误差,保证光学系统精度,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灯,该车灯具有扁平的外观造型。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的车灯具有扁平的外观造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车灯光学元件,包括沿出光方向由后向前依次设置的入光部、通光部和出光部,所述入光部包括位于中间的至少一个近光入光部和布置在所述近光入光部左右两侧中至少一侧的远光入光部,所述近光入光部、所述通光部和所述出光部为一体成型件,所述出光部包括位于所述通光部的左右两侧中至少一侧的与所述远光入光部正对的远光入光面。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包含该车灯光学元件的车灯模组、车灯和车辆。本实用新型的车灯光学元件具有扁平的外观造型,有利于降低定位安装误差,保证光学系统精度,结构简单。
优选地,所述近光入光部和所述远光入光部为一体成型件。
优选地,所述出光部的出光面为窄长曲面。
具体地,所述出光部的出光面为顺滑凸曲面。
优选地,所述远光入光面为向后凸出的曲面。
优选地,所述近光入光部与所述远光入光部为聚光杯结构。
优选地,所述通光部与所述出光部相连处的下边界上设置有用于形成近光截止线的截止线形成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010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