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00049.3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07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礼;张明荣;杨龙;吴文锋;魏文;李文顺;张永;李少荣;谢圣君;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00 | 分类号: | B23K26/00;B23K26/08;B23K26/7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加工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该治具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以及调节装置;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以及第三支撑座依次叠置,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围合形成第一吸附腔和第二吸附腔,第一吸附腔和第二吸附腔均用于与真空发生装置连接;第一支撑座上设有第一吸附区和第二吸附区,第一吸附区的面积小于第二吸附区的面积,第一吸附区设有多个与第一吸附腔连通的第一吸附孔,第二吸附区设有多个与第二吸附腔连通的第二吸附孔。当对小尺寸的待加工产品进行加工时,可以采用第一吸附区吸附固定待加工产品,当对大尺寸的待加工产品进行加工时,可以采用第二吸附区吸附固定待加工产品,这样可以提高治具的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玻璃板等玻璃材料在电子产品中应用非常广泛,这些玻璃材料通常需要采用激光打码设备等激光加工设备对其进行相应的加工。其中,加工过程中玻璃材料不能够移动,需要通过相应的治具对其进行固定。由于待加工的玻璃材料的尺寸类型较多,有的尺寸较大,有的尺寸较小,现有的治具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尺寸不同的玻璃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治具不能很好地适应尺寸不同的玻璃材料的问题,提供一种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治具,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以及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以及所述第三支撑座依次叠置;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围合形成第一吸附腔和第二吸附腔,所述第一吸附腔和所述第二吸附腔均用于与真空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设有第一吸附区和第二吸附区,所述第一吸附区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吸附区的面积,所述第一吸附区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吸附腔连通的第一吸附孔,所述第二吸附区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吸附腔连通的第二吸附孔;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支撑座和所述第三支撑座二者中的一者相接,并能够对另一者施力,使所述第二支撑座带动所述第一支撑座相对所述第三支撑座移动,以调整所述第一支撑座的水平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座包括吸附板、多个第一支柱以及多个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均设置在所述吸附板上,并均凸出所述吸附板的顶面,所述第二支撑座连接在所述吸附板的底面上;每一个所述第一支柱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吸附孔,每一个所述第二支柱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吸附孔,所述第一吸附孔由所述第一支柱的顶面贯穿至与所述第一吸附腔连通,所述第二吸附孔由所述第二支柱的顶面贯穿至与所述第二吸附腔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柱的顶面比所述第二支柱的顶面更靠近所述吸附板。
可选的,所述吸附板的底面间隔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支撑座封闭所述第一凹槽以形成所述第一吸附腔,所述第二支撑座封闭所述第二凹槽,以形成所述第二吸附腔。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还设有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均用于与待加工产品上的第三定位结构配合,以限定待加工产品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的放置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定位柱,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柱均设置在所述吸附板上,并均凸出所述吸附板的顶面;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多个第二定位柱,多个所述第二定位柱均设置在所述吸附板上,并均凸出所述吸附板的顶面;所述第一支柱的顶面、所述第一定位柱的顶面、所述第二支柱的顶面以及所述第二定位柱的顶面四者与所述吸附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可选的,所述第一吸附区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吸附区重合。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设有多个调节螺纹孔,多个所述调节螺纹孔排布在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四周,所述调节螺纹孔由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顶面贯穿至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底面;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多个顶丝,每一个所述顶丝与一个所述调节螺纹孔配合,并能够穿过所述调节螺纹孔以抵触在所述第三支撑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000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服饰
- 下一篇:一种氛围灯结构及相应多功能舱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