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除渣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99987.6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48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明;冯波涛;肖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晓明 |
主分类号: | F23J1/06 | 分类号: | F23J1/06;F22D11/00;F24H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王红印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火力发电厂 锅炉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除渣设备,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顶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中心位置处活动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外侧均匀设置有多组叶片。本实用新型锅炉内部水产生蒸汽,蒸汽气流向上运动,带动套环以及其外侧多组的叶片进行转动,转动的套环通过水平连接杆和竖直连接杆带动刮板在主体内部底端进行刮动,转动的刮片不仅可以使燃烧中的燃料一定程度的松动,提高燃烧效率,还可以对底板顶部进行刮动,使长时间燃烧产生的炉渣脱离底板,不会使炉渣粘连在底板的顶部,且对粘连的炉渣刮除清理效果更好,有效的避免了对后续使用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除渣设备。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后释放的热能或工业生产中的余热传递给容器内的水,使水达到所需要的温度或一定压力蒸汽的热力设备。
现有技术中锅炉中燃料在燃烧后会产生炉渣,长时间燃烧的情况下会使炉渣在锅炉底端以及其内壁发生粘连,若是采用人工手动进行清理,不仅大大的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会使粘连的炉渣较难清理,且清理起来不够彻底,后期会使锅炉的燃烧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除渣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长时间燃烧炉渣会与锅炉底端以及其内壁产生粘连,较难清理以及清理不彻底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除渣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顶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中心位置处活动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外侧均匀设置有多组叶片;
所述套环底部一侧连接有水平连接杆,所述水平连接杆末端底部连接有位于主体内侧的竖直连接杆,所述竖直连接杆末端内侧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内部一端均匀设置有多组凹槽;
所述主体底部固定有位于刮板底部的底板,且底板和主体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锅炉内部水产生蒸汽,蒸汽气流向上运动,带动套环以及其外侧多组的叶片进行转动,转动的套环通过水平连接杆和竖直连接杆带动刮板在主体内部底端进行刮动,转动的刮片不仅可以使燃烧中的燃料一定程度的松动,提高燃烧效率,还可以对底板顶部进行刮动,使长时间燃烧产生的炉渣脱离底板,不会使炉渣粘连在底板的顶部,且对粘连的炉渣刮除清理效果更好,有效的避免了对后续使用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顶部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设置有位于主体内部的锅炉,所述锅炉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套环内部中心位置处活动限位连接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末端延伸至开口内侧,且注水管另一端贯穿主体延伸至其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锅炉顶部的开口方便蒸汽气流排出,作用在多组叶片的表面上带动其进行转动,套环内部活动连接有注水管,注水管不会随着套环以及叶片进行转动,且注水管底部末端通过开口延伸至锅炉内部,其另一端延伸至主体的外侧,连接外界水源,不仅可以对锅炉内部的水进行补充,也不会与其他结构发生干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环和支撑架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且轴承内侧设置有套环连接的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套环以及其外侧多组叶片进行转动,不会发生卡死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顶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排气管,且排气管外侧设置有外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与外界管道相连接,使蒸汽气流通过外界管道通入到外界汽轮机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晓明,未经韩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999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