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脾胃调理艾灸罐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98597.7 | 申请日: | 2021-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2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东;犹小乙;龚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旭东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郑州简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8 | 代理人: | 黄伟 |
| 地址: | 5517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脾胃 调理 艾灸 | ||
一种脾胃调理艾灸罐,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艾灸罐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的主体筒,主体筒下侧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吸盘,主体筒内拆卸连接有位于吸盘上方的香灰盘,香灰盘下侧设有过滤板,过滤板上设有顶锥,主体筒上侧拆卸连接有盖板,盖板下端设有上下轴向且伸入主体筒内的导向筒,导向筒内滑动连接有推板,主体筒内铰接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夹杆,夹杆下端面经推簧与主体筒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在艾灸时固定牢靠,避免出现滑脱与移位,保持燃烧位置不变,发挥良好的艾灸效果,方便拆卸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脾胃外科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脾胃调理艾灸罐。
背景技术
目前脾胃病治疗大多数都是采用长期吃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吃药本来就对胃有伤害,再加上脾胃不好,连吃的食物都消化吸收不好,对药物的吸收效果较差,艾灸疗法,避开了脾胃对药物的消化和吸收、肝肾的处理等环节,药气能直接进入血液和经络,疗效显著;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木质艾灸盒和竹制艾灸盒不耐高温,长时间使用易造成用具烧坏、变形而影响使用效果,而金属材质的艾灸装置虽然能耐高温,但它属于热的良导体,使装置与使用者皮肤接触部位的温度较高,容易发生皮肤烫伤的现象,而且随着艾灸条的燃烧,艾灸条会逐渐缩短,艾灸条燃烧位置与皮肤距离越来越远,会使灸疗效果降低,并且患者在长时间进行艾灸时,身体处于同一姿势难免酸痛,患者身体会发生挪动,此时固定不牢的艾灸罐容易从患者腹部掉下或者移位影响艾灸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脾胃调理艾灸罐,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艾灸罐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轴向的主体筒,主体筒下侧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吸盘,主体筒内拆卸连接有位于吸盘上方的香灰盘,香灰盘下侧设有过滤板,过滤板上设有顶锥,主体筒上侧拆卸连接有盖板,盖板下端设有上下轴向且伸入主体筒内的导向筒,导向筒内滑动连接有推板,主体筒内铰接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夹杆,夹杆下端面经推簧与主体筒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在艾灸时固定牢靠,避免出现滑脱与移位,保持燃烧位置不变,发挥良好的艾灸效果,方便拆卸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右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香灰盘的主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上下轴向的主体筒1,主体筒1下侧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吸盘2,主体筒1内拆卸连接有位于吸盘2上方的香灰盘3,香灰盘3下侧设有过滤板4,过滤板4上设有顶锥5,主体筒1上侧拆卸连接有盖板6,盖板6下端设有上下轴向且伸入主体筒1内的导向筒7,导向筒7内滑动连接有推板8,主体筒1内铰接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夹杆9,夹杆9下端面经推簧与主体筒1连接。
为了使吸盘2在主体筒1上滑动,所述主体筒1下侧开设有环槽10,环槽10内同轴滑动连接有定位环11,定位环11与吸盘2固定连接,定位环11下端面与环槽10下端面之间经复位弹簧连接。
为了使香灰盘3与主体筒1拆卸连接,所述的主体筒1上开设有容纳槽,香灰盘3可插入容纳槽内,顶锥5的高度小于香灰盘3的高度。
为了使盖板6与主体筒1拆卸连接,所述的盖板6下端设有螺纹环12,螺纹环12与主体筒1螺纹连接。
为了使推板8在导向筒7内上下滑动,所述的推板8上端面与盖板6下端面之间设有顶出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旭东,未经王旭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98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教学用氧气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PCB板的传送与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