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灯控制器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97490.0 | 申请日: | 2021-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2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熊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沃兰朵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5/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夏舜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器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灯控制器组件,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间隙套盒在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均设置有线缆套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孔洞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通孔可以交错设置,如此随着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转动可以呈现连通、封闭状态,封闭时密封性能较好,连通时可以将内外空间连通便于进行热交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灯控制器组件。
背景技术
单灯控制器顾名思义就是能实现对每一盏控制的控制器。单灯控制器的分类有很多,但主要的类别有两大类。第一类从技术上分为电力载波单灯控制器和zigbee单灯控制器;第二类按功能可分为单灯控制器主机和单灯控制器从机。现有技术中单灯控制器通常采用密封结构,如此不便于在负载较高的场合内部空气不流通,散热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单灯控制器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灯控制器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间隙套盒在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均设置有线缆套圈;
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均开设有通孔;
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在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壳体内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顶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第二壳体靠近第一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板,且固定环和隔板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环上套设有轴承,所述固定环通过轴承与隔板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弹性顶件由T型杆、固定块、弹簧、顶块和凹槽;
所述固定块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T型杆间隙滑动连接在固定块上,所述T型杆与顶块固定连接,所述T型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开设有与顶块配合使用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顶块采用半球形结构,所述凹槽采用半球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孔洞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通孔可以交错设置,如此随着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转动可以呈现连通、封闭状态,封闭时密封性能较好,连通时可以将内外空间连通便于进行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性顶件,通过弹簧的弹力可以带动顶块固定连接在凹槽内,凹槽的设置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设置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当顶块卡入凹槽内实现通孔的连通,而当顶块卡入下一个凹槽时,实现通孔的封闭,如此便可以实现快速散热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线A-A截取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弹性顶件放大图。
图中:1第一挡板、2第一壳体、3第二壳体、4线缆套圈、5第二挡板、6电路板、7隔板、8固定环、9弹性顶件、91T型杆、92固定块、93弹簧、94顶块、95凹槽、1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沃兰朵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沃兰朵电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97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浴式橡胶挤出成型引导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道路环境改造施工用起重机





